船運開通的第一天,甲板上的空座瞬間就被搶滿了。由於東江島有很多生活用品不能生產,百姓們早就盼著要去鐵山城中購買了。可是船上的空座有限,兩艘船全部都坐滿了,還有許多百姓們沒有上船。
“大家別往上擠了,已經滿了滿了!”丁發麵帶喜色地喊道,隨後載滿了乘客的兩艘海船揚起帆來,向著對岸的鐵山開去。
通明船運公司的運營,很快在東江島上催生了類似代購的行業。這些明朝的代購們被稱作“貨郎”。搶不到船上座位的百姓往往會出錢請求貨郎們從鐵山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回來。而貨郎們則每天天不亮就在碼頭邊等著,就是為了能夠擠上船搶到座位。
到了十月中旬,為了擴大生意丁發又進行了新一輪股票的發售。由於這一個月以來的紅火生意全島人都看在眼裏,因此通明的股票很快被搶購一空,所有人都想從這樣紅火的生意中分一杯羹。甚至在二道販子的手裏,通明的股票被炒到了遠高於其市值的高價。
為了感謝呂渙真對通明的支持,丁發還特意留了五分之一的股票專門賣給了東江鎮軍衙,呂渙真自然是毫不客氣地全部認購下來了。自此,東江鎮總共持有了通明船運公司六分之一的股份。
而丁發用第二輪融資的錢又購買了一條海船,這條海船專職貨運,徹底終結了“貨郎”們的職業生涯。百姓們隻需將需要的物品登記在冊,這條貨運海船便會駛向鐵山,購買完畢後再運回東江島,頗有些現代物流的影子在其中。
短短一個月,通過股份製運營起來的通明船運公司便大大改變了東江鎮軍民們的生活狀況。連呂渙真自己都沒有遼東,一個股份製的點子,竟然能在東江島產生這麼大的衝擊,這迅速地變化著實讓她感到震撼。
不止在東江島,通明船運公司還在鐵山城中掀起了軒然大波。鐵山本地原來不是沒有船家,隻是東江島在呂渙真率軍到來前本來就是個荒島,並沒有多少居民,很少有人特意坐船到島上來,船家們也很少做東江島上的生意。
而呂渙真率軍到來、東江設鎮以後,東江島上陡然多了這將近一萬的人口,各方商品的需求量自然是暴漲,然而朝鮮商人們卻沒有這個膽子將貨物運送到東江島上去賣——明朝的遼東邊軍惡名在外,誰知道上島之後會受到東江鎮怎樣的盤剝?
通明船運公司的成立,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朝鮮的各類商品源源不斷地通過船運湧向東江島,而東江島出產的農產品也能夠銷往對岸的鐵山。麵對先進的股份製公司,鐵山的船家們紛紛敗下陣來,鐵山與東江島之間的航運很快被通明船運公司所壟斷。
然而,東江島上的產出極其有限,除了少量的漁產品能夠拿得出手銷往鐵山外,手工業更是近乎沒有,極個別的幾個手工業者都是木匠、泥瓦匠等,做出的產品隻能堪堪供應本地,沒有餘力能夠銷往鐵山。
東江島上居民的需求卻是巨大的,鐵山城內商品的脫銷吸引了大批商人的供貨,不但鐵山城內的商人們急切地將各種商品銷往東江島,火熱的市場甚至還吸引周邊義州、宣川的朝鮮商人。大批鐵山城內的小手工業者乘坐通明的航船,到東江島上來販賣,通明公司的船座供不應求。WwW.com
從天啟元年九月到十月一個月,東江鎮軍衙便分紅了一百多兩銀子的利潤。這些銀兩雖然不足以彌補東江鎮的財政赤字,卻昭示著一個良好的開端,隨著通明公司的生意愈加紅火,東江鎮從中獲利也必將越來越大。
十月月初,一艘從朝鮮宣川郡開來的商船抵達東江島,這是第一次有海商停靠在東江島的海岸。隨後幾日,陸陸續續有從鐵山、宣川和義州開來,呂渙真不得不考慮設立專門的海關來對商船進行管理。於是十月中旬,東江鎮海關司正式成立,由孫功任總管。
孫功原本是豪商孫一亮家的管家,邊境貿易經驗豐富,更是精通朝鮮語和女真語,對外交涉絕對是一把好手。而海關司的吏員則由曾經在鎮江守備軍衙中任職過的小吏們擔任。為了防止貪汙腐敗、徇私舞弊,呂渙真特令沈貓兒對海關司進行監察,防止關稅被這些油滑的吏員們吞掉。
小小的東江島,在遼東洶湧的海浪中編的愈發繁榮了起來。
。您提供大神萬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的呂重呂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