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工程勘察而已,鋪排太大了……”
“老令差矣!”秦始皇搖了搖手,“天下初定,六國老世族已經有蠢動跡象。頓弱報說,六國都城各有抗拒遷徙之預謀,一些老世族已經圖謀遠遁。當此之時,若有人欲圖壞我大事,安知不會對老令心懷叵測?如此處置非有意鋪排,不得已也。”
“如此,老臣……”鄭國想說,可終於沒有開口。
秦始皇對侍人吩咐道:“傳衛士蔡桓上殿。”
值守殿外的蔡桓被召上殿,懷著忐忑心情第二次踏入四海歸一殿,走過前殿來到過殿的“天池”前,躬身抱拳拜道:“卑職衛尉軍軍候蔡桓上殿晉見始皇帝陛下!”
“衛士平身。”秦始皇說道:“桓衛士,朕見你頗有才學,對修路架橋頗有見地,今日老令受命前去勘察全國渠道,你率部前去護衛,不得有誤!”
“嗨!”蔡桓大聲應道,心中卻想:全國考察,不知能否路過潁川回家一趟,虞妹妹怪想念的!
左班首位錦團上的鄭國大量著蔡桓,摸著胡子笑著問道:“衛士可是修建王道,建造鋼鐵大橋的蔡桓!”
蔡桓見這位老臣獨坐在群臣前,知道其地位尊貴,連忙見禮答道:“不才蔡桓拜見老令。”
鄭國知道蔡桓所提議的橋梁建造方案獨特,也是愛才,於是問道:“今日陛下派你護送老夫到全國考察路政,你可有見解?”
蔡桓想了想說道:“小子並無獨特見解,隻知道一句諺語‘要致富,先修路’。”
鄭國眼中閃出精光:“哦!見解獨特,不知何解?”
蔡桓大囧:叔父和姑父交代我要少說話多做事,一句諺語還要解釋一通!
秦始皇也投來了目光說道:“‘要致富,先修路’說來朕聽聽你的獨特見解!”左手手指在寶座的盤龍扶手上輕輕敲著:這衛士每次都語出驚人,不知皇兒能否駕馭,朕是否敲打敲打。
蔡桓心想:既然始皇帝要聽,我就說點特別的,在陛下麵前露個臉!將來進入朝堂也是捷徑!
清理了一下思路說道:“要致富先修路,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政策。隨著城鄉差距的不斷擴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因此,提高農村綜合實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致富是關鍵。要致富先修路,修什麼路?路是觀點路,農村作為偏遠地區,觀點思想落後,隻有積極引導其思想,樹立要致富先修路理念,才能落實基本思路。路是物流路,農村的農作物產品運出,工業區商品的運輸都會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隻有交通發達,才能減少運輸成本,方便城鄉聯係。路是信息路,農村因地勢原因,造成農產品生產科學觀念,國家政策落實貫徹不到位,需要加強引進信息,方便農產品的產出,大力發展經濟。路是人才路,交通的方便將幫助我們引進人才,偏遠地人才匱乏,合理引入人才能更好的規劃地區,發展生產。綜上,便利的交通促進人才路,信息路,物流路等的發展,將更加合理的發展農村,走向共同富裕。”
鄭國指著蔡桓笑了:“小子的路修出國策來了!”畢生致力於民生建設的鄭國造福了億萬平民在司馬遷曾在《史記》中給予了高度評價:“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而通過一首當時傳唱的民謠,更可以看出普通百姓對鄭國的衷心感激。其謠曰:“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其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秦始皇一揮手說道“好了!帶著你的國策去勘察全國渠道吧,如若老令有任何閃失,提頭來見!”富國強軍正是商鞅入秦以來一直的國策,既然蔡桓能明白其修路的意義,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