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著青銅雁魚燈跳動的火光,蔡吉與王修對坐書房。相比白天在城門口的慷慨激昂,此時此刻的蔡吉顯得冷峻而又凝重。卻見她沉吟了一下,向王修問道,“叔治先生,眼下辛毗可還在黃縣?”
“在,據悉辛毗眼下正住在管統的府上。兩人整日在城中遊蕩。”王修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如實地作答道。
“唔。”蔡吉聽罷王修所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雖說之前連續數月都身處許都,但蔡吉對東萊的情況倒也並非充耳不聞。至少每隔一段她都會收到郭嘉從東萊發來的書信。當然礙於這個時代落後的通訊,蔡吉不可能像後世那般做到“千裏眼,順風耳”的地步。正如此番辛毗來東萊要求東萊出兵幽州的消息,她也是進入北海地界之後才收到郭嘉的來信。雖然相對晚了一點,但蔡吉相信郭嘉等人在發信之前,應該就此事已經有過商討。所以這會兒的她,跟著便向王修探問道,“奉孝先生在信中隻扼要地說了袁紹要東萊出兵幽州一事。卻不知諸君對此事有何看法?”
“回主公,無論是奉孝,還是子義將軍,包括修都認為眼下主公該留在東萊。”王修直言不諱地說出了眾部將心中一致的想法。在王修等人看來,蔡吉之前北上鄴城,南下許都,都是立足未穩之時的無奈之舉。而今蔡吉已然獲得了天子與公卿的認可,並被天子任命為徐州牧,加之東萊本身經過這半年來的休養生息,亦已從之前的青州之戰中恢複了元氣。既然一手握有大義,一手握有兵權,蔡吉自然是不用像從前那般被袁紹隨叫隨到,親身赴險。至於是否要出兵幽州那就看蔡吉本人的決斷了。
蔡吉是何許人也,一下子就聽出了王修的弦外之音。卻見她黛眉一挑追問道,“本府留在東萊?這麼說諸君認為有出兵幽州的必要?”
王修聽蔡吉這麼一問,再一聯想到她白天在城門口時的表現,不由皺起了眉頭探問道,“主公的意思是,東萊不理會袁紹之命,全力攻打徐州?這麼做恐怕會引起袁紹不滿,倘若因此而在青州再起戰火,恐會影響徐州攻略。更何況主公不是一直對幽州很感興趣?”
王修作為蔡吉的重要幕僚,對蔡吉遼東攻略的了解雖不及郭嘉來得深,卻也多少知道蔡吉派人去遼東屬國建城的事。而郭嘉與太史慈之所以會一直拖著辛毗,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想等蔡吉回來決斷究竟是以徐州為先,還是以幽州為先。畢竟郭嘉、王修等人雖對天下的局勢有著各自的看法,可最終決定東萊發展路線的人還是蔡吉。
麵對王修的問話,蔡吉意識到自己之前針對幽州的一係列舉措,已然給手下的幕僚造成了困擾。以至於讓郭嘉等人以為自己有攻略幽州的想法。事實上,蔡吉確實有拿下幽州的想法,但並不是現在。畢竟眼下幽州彙聚了袁紹、公孫瓚、公孫度三方諸侯,且還有烏桓、鮮卑、扶餘等異族環繞,以蔡吉的實力想要強攻這片土地簡直是癡人說夢。好在袁紹、公孫瓚、公孫度三人各懷鬼胎,特別是袁紹與公孫瓚二人更是已然陷入了死鬥不休的境地。誠然以袁紹的實力戰勝公孫瓚是遲早的事。但相對應的袁紹也會因此消耗大量的軍力和物力。然後隻要袁紹與曹操對上,官渡之戰就是她蔡安貞攻取幽州的號角。
是的,蔡吉最初對幽州攻略是建立在“官渡之戰”基礎上的。曆史上,曹操大敗袁紹於官渡,不久之後袁紹病故,袁家子弟為奪家主之位而相互內鬥,致使袁氏家族四分五裂。同時曹操也在同袁紹的大戰中元氣大傷。依照蔡吉原來的計劃,她本打算讓東萊養精蓄銳,一直蟄伏到官渡之戰過後,趁著曹、袁兩家混戰之際,占據青州和幽州。須知,就春秋戰國的格局而言,青州屬於齊國,幽州屬於燕國,兩者皆是戰國七雄的成員。齊國擁有漁鹽之利,可兵不善戰。燕國擁有彪悍的士兵和馬匹,卻物資貧乏。倘若自己能同時坐擁這兩州,那就真正擁有了一爭天下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