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第2卷青州之鵬 刀尖上跳舞(2 / 3)

不過相比近在咫尺的青州,蔡吉對幽州比較陌生,她本人在幽州的名聲更是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為了日後攻取幽州做準備,蔡吉這才會想到讓林飛出麵去遼東屬國建立錦西港,將於吉的那些個教眾移民到遼東備用。事實證明,蔡吉的這番安排還是有些成效的。至少就段融來信所言,河內太守李敏已然從遼東渡海來黃縣,要同自己商討遼東之事。曆史上有關李敏此人的記述雖不多,但蔡吉也知此人是遼東的名人。若是能借李敏這條線搭上遼東的世家豪族,那未來經略幽州就更多了一份保障。

此外剛剛過去的宛城一戰也讓蔡吉意識到,由於自己的介入,曆史不可能再是原來的模樣。好在,隻要曹操還繼續“挾天子”,袁紹與曹操之間矛盾就不可能調節。所以未來“官渡之戰”或許不會叫“官渡之戰”,但袁紹與曹操卻勢必有一場大戰。而這場戰爭就是蔡吉擺脫袁紹控製的契機。正如南邊的孫策借著袁術稱帝的機會自立門戶一樣

然則“暗樁”終歸是“暗樁”,放多了固然能方便日後經略幽州。可若是為了放“暗樁”而影響到東萊本身的發展,那可就得不償失了。正因為如此,蔡吉才會讓林飛去負責遼東的事宜,才會用於吉的人移民遼東,而不是鼓勵東萊的百姓渡海建城。歸根結底,這個時代人口就是最大的資源。有了人口才能奢談發展。當然這人口最好是沒有根基、鬆散的流民。如此這般官府才能將他們編成屯戶,抽稅,抽壯丁。將現成的流民移居它地,無疑就是在削弱自己的實力。而此刻的徐州無論是在富庶程度,還是防禦力上,都比幽州值得攻略。若是為了應付袁紹而喪失擴充地盤的機會,那自己豈不是虧大了。至於在一旁坐山觀虎鬥,兼傻傻種田這種事,是劉表、劉璋的風格,不是她蔡吉的路數。

鑒於眼下自己與袁紹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離,有些話自然也就不用再向王修等心腹幕僚多做隱瞞。於是乎,蔡吉在整理了一下思緒之後,隨即便向王修坦言道,“不瞞叔治先生,本府確實有攻略幽州的打算,但不是現在。目前本府更關心的是徐州的攻略。要知道本府在許都之時,已向天子許諾會出兵討伐袁、呂二人。倘若應袁紹之命出兵幽州,本府怕會就此分散兵力,影響徐州攻略。但不管出不出兵,本府此番都不會親自去幽州。畢竟對東萊而言,中原的攻略才是重中之重。”

王修聽罷蔡吉一席推心置腹的言語,臉上終於露出了會心的笑意,“那是當然。主公白天的宣言已經說得很明確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北海七縣,以及東萊諸縣皆會力挺主公南下攻呂。”

蔡吉見王修一語點穿了自己的心事,不禁也跟著洋溢起了笑容。沒錯,蔡吉之所以白天會在城門口當眾放出豪言,其目的就是要在民間造成攻略徐州的輿論效應。以此方便她回黃縣之後同袁紹的特使討價還價。不過想到此番出使東萊的是在後世有“辛毗引裾”之稱的,辛毗,辛佐治,蔡吉便覺得光靠這點小伎倆,還不足以應付那位隴西名士。因此蔡吉接著又向王修探問道,“叔治先生,本府聽儁義將軍所言,似乎這些日子,駐紮琅琊的呂布軍頗為安靜,並沒有滋擾北海的意思。本府在想,高密可否引呂布軍來襲。造成邊境劍拔弩張的架勢給袁紹的特使看看也好啊。”

“主公無須多慮。修這裏就現成的出兵理由。”王修說罷,轉身從身後的箱子裏取出了一隻錦盒擺在蔡吉麵前道,“主公,這是琅琊國相蕭建寫給修的信件。”

“蕭建?可是那個同臧霸不和的蕭國相?此事儁義將軍也同本府說起過。其要吾等出兵相助?”蔡吉看了一眼麵前的錦盒並沒有打開的意思。

而王修則自顧自地打開了錦盒,從中取出一片錦書遞給蔡吉,微微一笑說道,“主公誤會了,蕭建這是要獻城給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