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城?”蔡吉詫異地接過那錦書一瞧,果然對方在上麵聲情並茂地聲稱要將琅琊諸城獻給蔡刺史。從對方口口聲聲,稱自己為蔡刺史,可以看出這封信應該是在宛城之戰那會兒寫的。因此才有獻城一說,而眼下自己已然成了蔡州牧,那占據琅琊就更加是理所當然之事了。不過相比直接大兵壓境,有帶路黨帶路總是一件好事。想到這裏,蔡吉當即兩眼放光道,“好!如此這般琅琊還不是本府的囊中之物。”
王修見蔡吉看過信後頗為興奮,倒也不忘向她提醒道,“主公,蕭建與琅琊眾世家雖一心想要迎主公入主琅琊。不過眼下蕭建實質上僅占據莒縣一縣之地。而琅琊郡治開陽城等重鎮任在臧霸的控製之下。臧霸、孫觀經營琅琊多年,其在徐州的根基比呂布、劉備要深厚得多,非尋常流寇可比擬。主公想要入主琅琊,終免不了要大戰一場。”
“嗯,叔治先生言之有理。臧霸不除,徐州難安。”蔡吉滿懷殺意地頷首道。說實話,能使蔡吉起殺意的武將並不多。哪怕當初張遼領兵偷襲東萊本陣,叫囂著要取她蔡安貞的項上人頭,蔡吉也本著惜才的想法沒要張遼的命。然而臧霸卻不同,他與張遼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種概念。張遼隻是一介武將,其在中原無根無基,無法自立。而臧霸卻是盤踞徐州多年豪強。要知道曆史上,曹操滅呂布之後,新一任的徐州牧不是別人,正是臧霸,臧宣高。直到曹丕登基稱帝之後,曹丕才通過一麵敦促臧霸攻吳,一麵不給他增兵的方法,慢慢削弱這位臧使君的實力,並最終奪了他的兵權。可饒是如此,臧霸在喪失兵權之後,依舊邑三千五百戶,死後追諡曰威侯。麵對這樣一尊大佛,蔡吉自付自己這座小廟可供不起。
王修又何嚐不知蔡吉心中所想,正所謂一山容不得二虎,以徐州為目標的蔡吉會對身為地頭蛇的臧霸、孫觀起殺心,不足為奇。王修這會兒更關心的是蔡吉如何應付北邊的袁紹。卻聽他語重心長的向蔡吉進言道,“有了攻打呂布的大義名分在,主公想要留在青州並不難。眼下麻煩的是如何回複袁紹出兵幽州的要求。正如主公先前所言,東萊兵力有限不可能同時大舉出兵徐州和幽州。但倘若不出兵,不出力,又會引起袁紹的不滿。故修以為主公對幽州之戰還是得有所表示的。至於是出兵,還是出糧,出多少,主公還需同奉孝等人好好商議才是。”
王修的這番話說得十分誠懇,也十分實在。雖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可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誰讓她蔡安貞這會兒還隻是個小諸侯呢。因此聽罷王修所言,蔡吉也隻得點了點頭,決意早點回黃縣,同郭嘉等人好好商討應對之策。
雖說想要做到刀切豆腐兩麵光不容易,可天下間讓蔡吉留在青州的理由倒是越來越充足起來。這不,就在蔡吉啟程離開高密之時,從南方傳來了最新的戰報。據悉,袁術與呂布在彭城會麵,期間袁術當眾封呂布為“宋王”。至於理由嘛,除了呂布是他的親家之外,也因為呂布所控製的徐州在春秋時期隸屬宋國。對此蔡吉則壞壞地腹誹,袁術太沒地理概念,徐州那片以前是越國的屬地,應該封呂布為“越王”,這樣呂布就能同孫策掐起來了。
不過呂布顯然對自己是什麼王,並不在意,他隻知道自己封王了,成王爺了。作為報答,呂布當場答應會同袁術一同出兵攻打豫州。而呂布所在的下邳毗鄰豫州的沛國,其首當其衝自然是要同小沛的劉備大戰一場。而袁術則統領大將線勳、橋蕤等人與關中的韓暹、楊奉組成聯軍,打著“二十萬”大軍的旗號,浩浩蕩蕩地殺入曹操治下的豫州汝南郡。一時間整個中原戰雲密布,殺聲四起,剛剛遷都許都的漢庭在眾人的眼中顯得飄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