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2卷青州之鵬 賢良之士(1 / 3)

袁雷身披二十家子鐵鎧,腳跨五花馬,一路護衛著錦旗招展的東萊使團,行進與官道之上。乍一看上去任誰都不會相信這麼一個威風凜凜的年輕將領會是個家奴,會是袁紹正妻劉夫人派來東萊的暗線。事實上,就連袁雷自己都快忘了他那個“脂粉探子”的身份。雖說當初劉夫人安排他進張頜部,本是指望他能監視蔡安貞的一舉一動,從而促成三公子與這位蔡氏女郎的婚事。可如今一年過去了,莫說是監視了,袁雷就連黃縣城也隻到過兩次而已。其他大部分時間,他都是隨儁義將軍駐紮於北海的高密城防範呂布軍來襲。更何況那位蔡使君此番還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前去許都麵聖,就算袁雷真留在了黃縣也打探不到消息。

誠然袁雷“脂粉探子”的主業毫無進展,但他作為副業的軍旅生涯卻進行得有聲有色。這不,而今的袁雷已然由最初的都伯升做了司馬。而另一頭,劉夫人倒也沒為他荒廢“主業”而大發雷霆,隻是來信囑咐他要關注張頜的動向。聽她那口氣似乎是對張羅討蔡安貞做媳婦的事沒了興致。不過袁雷卻知,劉夫人並沒有放棄為三公子說親的事,隻是主公新納的兩個小妾令他那位主母無暇顧及東萊這邊。女人嘛,最關心的還是自家宅院那一畝三分地的事。當然前頭車駕內端坐的那個女人除外。

在袁雷的眼中蔡吉無疑是個女人中的異類。想她蔡安貞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弱質女流,既沒有出身名門望族,也沒有名師指點,甚至在十四歲之前根本就沒半點是神童的跡象。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女娃娃,卻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裏白手起家成了盤踞一方的諸侯。不僅如此,更有不少名士名將相繼追隨與她。就像這一次,蔡吉就從許都又帶回來了兩個文士。其中那個姓禰的文士,袁雷並沒有聽說過。不過瞧他那堂堂相貌與儀表,應該非泛泛之輩。而那個整日窩在馬車內極少露麵的賈文和,賈老先生的大名袁雷可是在鄴城之時就已如雷貫耳。想當初得知李傕等人占據長安之後,主公可沒少念叨這個名字。據說此人之前還曾做過光祿大夫、宣義將軍。這樣一個大人物驟然降臨東萊,也不知蔡安貞的那些個幕僚們會作何反應?

作為劉夫人的心腹家奴,袁雷這些年可沒少為其裏裏外外地打探消息。而明裏暗裏的肮髒事見多了之後,袁雷也就有一番不足為外人道來的心得。在他看來,招納謀士部將,其實同娶納妻妾差不多,人越多就越麻煩。新的要與老的爭,少的要與長的爭,傲的要與驕的爭,爭來爭去,無外乎就是博主公一絲青睞。正如這些年主公袁紹小妾納了一個又一個,名士招了一位又一位,然而裏裏外外卻越發不消停起來。當然袁雷也聽說,主公的老朋友兼老對手曹操,也是不斷地納妾招人,但曹操的妻妾卻能和睦相處,曹操的幕僚部將亦能同仇敵愾。倘若這事是真的,那隻能說搞不定家宅的人,也別指望手下的部下能安生。

前頭那位蔡使君尚未婚嫁,自然是沒有後宅,可她能擺平日益壯大的班底嗎?

且就在袁雷在心中暗自腹誹之時,隊伍突然停了下來。原來在不知不覺間眾人已然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黃縣城。隻見眼前的黃縣城比之數個月之前又巍峨了不少,想來冬天農閑的時候留守的官僚們沒少為這座東萊的中心添磚加瓦。而此時此刻率領一幹官民前來迎接蔡吉的赫然就是她麾下的一文一武兩大心腹,郭嘉與太史慈。

見此情形,再一聯想到自己從前在鄴城的所見所聞,袁雷覺得自己那久違了的探子精神正在複蘇。於是乎,他當即就打起精神觀察起了城門下眾人的表現。待見此時的郭嘉與太史慈等人照例還是先向蔡吉施禮問安。不過在一番例行的寒暄之後,郭嘉並沒有直接領著眾官僚簇擁蔡吉入城,而是信步到一直掩在隊伍之中的賈詡麵前,恭敬地向其躬身施禮道,“晚生郭嘉見過文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