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君臣互信(2 / 3)

所以聽完楊修一番分析,曹操便順勢問計道,“那依德祖之見,孤該派何人籠絡張燕?”

“楊鳳。”楊修成竹在胸地報出了一個名字。

“楊鳳?可是黑山校尉楊鳳?”司馬朗問道。

“正是此公。”楊修說到這兒露出了一絲自得的微笑,“昔年楊鳳與雷公、白波等起兵,靈帝不能討,乃遣使拜鳳為黑山校尉,得舉孝廉計吏。由其勸降張燕,定能馬到功成!”

楊修舉薦的楊鳳可算是張燕的老前輩了。此人不僅在黃巾軍中資曆比張燕老,而且還是黑山黃巾中受招安的第一人。想來應該會與張燕有不少共同語言。於是麵對自信滿滿的楊修,曹操這一次沒有征詢荀彧的意見就直接大笑著拍板道,“此事若成,孤記德祖首功!”

此時此刻遠在南皮的曹丕並不知曉他的父親正在處心積慮地籌劃著如何算計他的妻女。由於尚未得到探親許可,初為人父的曹丕眼下隻能繼續留在南皮折衝府以“曹續”的身份當他的隊副。反倒是齊營眾將士沾了曹丕的光,每人額外獲得一小壇醴酒以慶祝齊主喜得千金,令各地軍府都洋溢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之中。

然而作為當事人的曹丕卻深知齊國眼下的局勢遠不似表麵上看著這般祥和。蔡吉冒險產女非但沒能解決繼承人問題,反倒是將他們一家三口推上了風口浪尖。君上母女可還安好?齊國文武如何看待君上產女?齊國豪強會否心生叛念?各方諸侯會如何看笑話?君上又會否責怪他曹丕無能?這些問題無不困擾著年輕的曹丕。

要知道曹丕一直以來都竭力想向世人證明他不是父親的棋子,不是奉皇命賣身女家的贅子。他曹子桓文武雙全有資格成為蔡安貞的男人。可眼下的他卻偏偏什麼事都做不了,隻能像個無足輕重的旁觀者一樣待在南皮幹著急。

這一夜曹丕輾轉反側了半天又沒能睡著。於是他幹脆起身踏著皎潔的月光前往新兵營房查房。此前鑒於高家塢一戰暴露出了武衛戰鬥力不高、紀律渙散等一係列問題,張清為整頓軍務特命各地折衝府加強訓練,嚴查軍紀。結果才一天就在南皮折衝府內揪出了幾個在營房暗設賭局的宵小之徒。曹丕的所帶的小隊雖說沒被查出有問題,但這會兒的他還是輕手輕腳地漫步到營房前想要給一幹部下來個突擊檢查。哪曾想曹丕才走到門口就聽到屋內有人竊竊私語。

“汝說何時可取醴酒?”

“聽說要到農忙返鄉之時。”

“農忙?豈不還要等仨月?”

“等仨月就等仨月。李鷂子汝急啥?”

在聽清手下是在聊何時發醴酒後,曹丕不覺啞然失笑,心想這幹白丁倒是單純,有壇酒便能樂得忘乎所以,無須煩心家國天下事。然而就在他打算轉身離開之際,忽聽屋內又傳出了一段對話。

“君上好生大方,生女娃兒都人人有酒賞。”

“君上之女豈是凡人可比!吾聽老巫說君上乃九天玄女下凡,想來玄女之女定然也是神女。”

“俺村的虔婆也說君上是天帝派下的救世之主。”

“來福,聽說汝見過君上,此事可當真?”

“別聽他瞎吹!他還說隊副給君上伴駕呢。”

“俺沒瞎吹!那年君上乘坐五彩鸞車來南皮,俺同俺爹就守在城門口迎駕。扶君上下車的侍衛長得真像隊副。”

“那汝說說君上張啥樣?”

“俺…俺沒敢抬頭張望。”

“嘖!還說沒瞎吹。”

“俺沒瞎吹。俺能對天發誓!”

“好啦。不論君上長啥樣。餘等現如今能得田地,能安居樂業,皆是拜君上所賜。”

“是啊,君上還派醫師來村裏替老弱義診,治好了俺叔父的腿疾。”

曹丕站在屋外側耳傾聽著屋內一幹目不識丁的兵卒絮絮叨叨地細數起蔡吉近些年來所實施的諸多德政,恍惚間似乎明白了何為孟子所說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在他看來蔡吉廣施德政,便是“得其心有道”;能讓百姓感念其恩並自發地奉其母女為神女,便是“得其民有道”。誠然屋內的兵卒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曹丕相信天下間還有成千上萬像他們這樣得享蔡氏德政的百姓。隻要有了這些百姓支持,蔡吉的江山便不會容人輕易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