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揚長而去。
祝榮接到消息趕回來,隻駭得肝膽欲裂。
小二醫治無效,死了。
祝榮跑到知府衙門哭,把事情經過說了,知府勃然大怒,“好你個徐安,仗著你與魏國公有些關係,竟然敢如此為所欲為!”
知府大人立刻點起標兵,命人捉拿徐安。
徐安向來不把官府放眼裏,聽到有人來拿他,指使護院將知府標兵打一頓。
知府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命杭州衛帶了一千人前去捉拿徐安。
徐安在家裏聽到這個消息,猛拍桌子罵道:“這廝成心跟我過不去!”
一千餘人將徐安的府邸圍得水泄不通,他也不敢反抗了,束手就擒。
千戶對徐安道:“大官人你這可做得有些過分。知府標兵那是朝廷臉麵,殺標兵形同造反,你怎地這麼糊塗?”
“兄弟還請關照關照。”
千戶道:“正因為咱們是兄弟,我才提醒你一句。
我是沒辦法放了你,但你不是有關係嗎?
那就把事情鬧大,請他們出手幫忙。”
徐安苦笑,他跟魏國公徐輝祖確實有些關係,不過都出了五福,他連見都沒見過徐輝祖,怎麼請他幫忙?但千戶的話提醒了他。
如今單靠自己硬抗不行,還得找外援,於是便尋到杭州轉運使的頭上。
杭州轉運使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判斷知府的做法是為了麵子。
如今聖上喜好儒學,對達官貴人沒有絲毫好感,想了想幹脆把這事呈上去道奏折了事。
願意巴結徐輝祖的人多如牛毛,奏折到了朝堂,有人一看這杭州知府事鬧得這麼大,便彈劾他公報私仇。
這事鬧得建文帝都知道,不但祝榮沒想到,知府也沒想到。
建文帝整日裏處理國家大事,繁瑣得很,好容易有個比較有趣的事,便多問幾句。
黃子澄、齊泰這些圍繞在建文帝身旁的人,都以大儒著稱,對這樣的事自然不會姑息,便命三司調查。
三司調查的結果很快,這畢竟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結果卻叫幾個大儒極為憤怒,他們憤怒的不是朱高熾,而是杭州這些商人毫無底限。
奉天殿裏,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立於龍椅下,年輕的建文皇帝躊躇滿誌,意氣風發。
建文道:“這個案子該怎麼判?”
齊泰道:“兩人皆該殺!”
黃子澄連忙說:“不可,依我看,這商人該殺。徐安實乃為國除害。”
方孝孺不同意兩個人的觀點,道:“商人可用,徐安該殺。”
建文帝頭痛,三位師傅的意見不一致,這樣的情況非常罕見,往常三位師傅的意見都是差不多,他覺得很舒服。
可今天就為了個商人,以及一個遠得沒邊的皇親國戚,三人意見完全相左。
齊泰先道:“商人私自下海,違反祖製不說,還與朱高熾做生意,這賺來的錢財,都會鑄成殺死我士卒的利刃,因此該殺!
再說那徐安為富不仁,仗勢欺人,毆打小二致死,按律當斬。”
黃子澄很不同意這個說法:“商人叛國在先,徐安毆打致死在後。
徐安是為國除害,絕不能殺,否則豈不是人人都要與燕逆做生意?
到時候,我大明處處被滲透。
欲打擊燕逆,必然要斷絕與燕逆的往來,北平地少,產出不了多少糧食。”
建文帝看看方孝孺,道:“先生你什麼意思?”
“商人可用。燕逆並不阻礙其他人前往北平府,我們可以利用這點,送大批人手進入北平府,再發大兵猛攻,一舉拿下北平。
至於徐安,他觸犯大明律,自然該殺。
陛下,燕逆這近一年來不斷壯大,我們不得不想些其他招。
送人進入北平府,不但能在關鍵時刻策反,還能截取非常多的情報。
此舉對我們百無一弊,何不試試?”
建文點點頭:“方先生說的極是。燕逆現在並不知道我們已經掌握消息。這是個利好。”
黃子澄不同意,“不行,這絕對不行。
祝榮重利輕義,哪能說用就用,就算要用,也要用我們自己的人。祝榮必須殺,震懾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