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榮連夜跑路至湖北地區。
湖廣、湖廣,說的是兩湖地區其實跟兩廣地區挨著,有許多商人自南方來,要途經湖北,祝榮選個熱鬧的所在——漢口,傳播消息。
用不了幾日便將消息散播得到處都是,又拜訪了幾個地方地頭蛇,便完成任務。
隨後祝榮便回到金陵。
朱高熾聽說他回來,便叫他去皇城。
如今召見頗多不便,朱高熾也沒辦法,這就是封建社會的規矩,哪裏有那麼多為什麼。
兩人見麵,朱高熾賜座,道:“叫你辦的事這麼快就辦完了?”
“是。”
“我怎麼瞧著你不怎麼高興?衣錦還鄉不好嗎?”
祝榮苦笑道:“沒什麼不好,隻不過跟我想象的差距太大,沒什麼意思,在杭州呆幾日我便走了。”
朱高熾深有同感,“其實事到臨頭也不過如此,算不得什麼大事。”
祝榮苦笑應對。
“回來了就好好幹活,我們的任務還挺重,最多三個月,工廠要開始生產,高端玻璃我需要得多,必須開始加快製作。”
祝榮點頭,又問道:“那水泥呢?”
朱高熾猶豫片刻,“這事我得問問父王,水泥的事兒先別管,待有消息我再通知你。”
祝榮應了,起身離開。
等人走後,朱高熾也陷入沉默。
水泥確實是個麻煩事,水泥的製作並不麻煩,但需求量大的時候,製作起來就比較困難。
以如今的生產效率,如果要達到前世那種形式,全國開遍都不夠。
無他,磨粉的效率實在太低。
破碎不了石頭,製作就無法快。
而且還有個問題,水泥這玩意確實是極為重要的建築材料,可以說建築完全可以劃分為水泥出現前與水泥出現後兩個世界。
尤其是目前的水泥有極強的軍事用途,朱高熾本身並不想開放水泥技術,但不開放,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實在叫人為難。
修路怎麼修是個大問題。
朱高熾仰天長歎,這個事就叫朱棣頭疼去吧。
朱高熾需要忙碌的事情很多,按照之前的計劃,現在已經開始準備售貨,這個消息傳得漫天飛,從四周來了許多商人。
祝榮出去一趟也不是沒收獲。
杭州、台州、寧波等地的商人聞風而動,朱高熾的重點宣傳策略在沿海浙江一帶,什麼鬆江、安徽等地。
距離正式售賣還有四五天時間,但金陵城徹底熱鬧起來。
有多熱鬧呢?
夜裏朱棣在皇宮裏辦公,都能聽到從外麵傳來的喧鬧聲。
他大為驚訝,叫過來狗兒,“這是怎麼回事?怎麼這麼熱鬧?”
狗兒點頭哈腰:“主子,是戲班子,有南來的戲班子為主子祝賀。”
“這是你安排的?”
“不是,是一些商人安排的。”
“商人?”
“是,都是來買世子爺東西的商人。”
朱棣沉默。
他也用過這些東西,隻是感覺好用些,可不曾想居然搞出來這麼大陣仗。
這麼一想,兒子的影響力十分恐怖,這可不是好事。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