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很快就在大臣之中傳開,引發軒然大波。
戶部老尚書鬱新先找到夏原吉,兩人於戶部公房內端坐,夏原吉給老尚書倒杯滾茶,壓低聲音道:“老尚書此來可是為大皇子奏折之事。”
“正是。”
鬱新捧著茶杯暖手,歎息不已。
“大皇子行事怎地如此孟浪?
戶籍原本是為了方便朝廷管轄,照他們這麼弄,肯定天下大亂,多少人會趁機轉戶籍?”
夏原吉道:“皇子說他正是因為缺人,所以才會出此下策。”
“缺人可以想別的辦法嘛,實在不行可以用勞役補償,怎麼能亂了戶籍?”
夏原吉不知道朱高熾究竟怎麼想,也不願意跟大皇子作對。
大皇子雖然行事不著調,但是有真材實料的,今年商稅收得夏原吉眼紅不已。
這還隻是北平府一地,若是推廣全國,每年的稅收大把大把流入朝廷,想做什麼事不行?
鬱新見夏原吉不說話,知道他心裏怎麼想,拍桌子道:“你那點小心思都寫臉上了,可千萬不要打商稅的主意,那是竭澤而漁!”
夏原吉道:“可北平府的商稅很多,而且也沒看出哪有什麼不妥。”
“你怎麼能跟他比,兩宋王安石,原先也是在一縣之地實行新法,效果良好,可是推廣全國,就立刻變成殘民、害民之舉,這是不一樣的啊!”
夏原吉不服氣。
鬱新更生氣:“我是叫你商討戶籍的事,這是我們戶部的事兒,反正我沒幾年就退了,到時候就看你的,我看你怎麼統計戶籍!”
夏原吉連忙賠笑,仔細思索,他也沒什麼好辦法。
朱高熾要是真想推動此事,單憑他一個戶部尚書哪裏能阻止?
鬱新道:“我看那,大皇子不能在外麵飄著,得提早回來才是。”
“他怎肯回來?看奏折裏所說,準備在山東大幹一場,哪裏可能回來?”
鬱新道:“大皇子德行兼備,依我看,可以早勸陛下早立儲君。”
“立……”
夏原吉不得不佩服鬱新高明!立儲事大,就算朱高熾有天大的事也得回來,而且一旦成為儲君,再想出去可就難上加難。
“隻是此事不知陛下心裏怎麼想,我看漢王似乎也有心奪位。”
鬱新擺擺手:“人啊,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的位置。
漢王雖然得寵,但哪裏是大皇子對手?
而且陛下的心意已經非常明白,除大皇子外都封了王,為什麼不給大皇子封王?”
夏原吉點點頭,“那明日叫誰上書?”
“禦史周濤。”
次日早朝,朱棣登台,禦史周濤就跳出來,大說特說,核心思想隻有一句話:該早立太子了。
朱棣臉色不好看,立太子這等大事確實早該提上日程,隻不過朱棣心裏還有些猶豫。
朱高熾做事嚴謹,確實是個好人選,但他的問題是太不著調。
朱棣擔心把大明交到他手裏,不知道會被折騰成什麼模樣,而且現在他年歲還早,正值當年,完全沒想過這麼早立太子。
解縉立刻出來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