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字院出來,朱高熾轉身進了翰林院。

如今翰林院的地位遠遠不如後來,翰林院類似智庫,為國事出謀劃策。

後來翰林院發展成核心機構,要想入閣,必須翰林出身。

翰林院裏熱鬧得多,楊士奇、楊榮、金幼孜等人都在翰林院中,解縉雖然負責字典編纂工作,但基本上事情都交給楊士奇負責。

翰林院中眾人見到朱高熾要熱情得多。

他們將朱高熾迎進翰林院的待客室,眾人分別坐定。

朱高熾端著茶碗道:“孤最近比較忙,沒什麼時間來這兒,翰林院的字典編纂工作怎麼樣了?初步整理出來了嗎?”

楊士奇道:“回殿下,已經初步整理出常用字十萬。”

“十萬?”朱高熾不由皺眉,這實在大大出乎意料,按照他的想法,常用字大約不會超過三萬,可十萬實在太高。

楊士奇道:“這其中當然有部分重複,但即便壓縮重複,也至少有六七萬。”

朱高熾搖頭:“太多。我想知道你們究竟是用什麼標準製定的常用字。”

“我們參考的是曆代文字作品,比如各朝史書,漢朝辭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等,凡是出現過的都列出,最後彙總,約有十萬。”

“不行,太多,我希望能將常用字壓縮到三千,非常規壓縮至三萬。”

“這不可能。”楊士奇連想都沒想,“這根本不可能,三千字基本上無法通讀經典。”

朱高熾道:“說文解字隻有一萬左右。”

“說文解字漏字太多,而且成書年代久遠,很多字都沒出現,與我們的情況不同。”

朱高熾道:“楊學士,我想你似乎搞錯了,我們編纂字典的目的並不是士人,也不是儒生,而是普通人,我需要一本足夠讓普通人學習的字典。

讀完這本字典他不需要通讀經典,但卻能應付日常生活。”

“普通人?”

楊士奇從來沒想過,編纂字典居然是為了普通人。

“普通人怎麼學?沒有老師教,難道要把字典背下來嗎?”

朱高熾搖頭:“有沒有人教是另外一回事,現在先把字典編纂出,然後我們在考慮教的問題。”

楊士奇還真思索起來,不過片刻他搖頭:“不可能,普通人就算有字典也無法使用,這麼多漢字,光怎麼檢索都是個大問題,普通人學習檢索都難。”

而且他沒說的是,字典印刷出來的價格肯定是天價,普通人怎麼可能買得起?幾萬個字,想想得多厚。

朱高熾這個想法實在有點異想天開。

“我自然有辦法,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連個簡單的工具書都沒有,說文解字是太深奧,普通人根本看不懂,對黔首百姓也不友好,我需要你們做的就是這個工作。”

楊士奇呆住。

眾人也全都驚呆,完全沒想到朱高熾的目的竟然是這個。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青史留名。

許慎的說文解字流傳千年之久,早已不堪大用,但其地位之崇高,無人不認。

他們想要的也是名,但朱高熾現在突然拋出這個論點,叫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