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道:“說說你的看法。”

“首先是分類的問題,這是個大問題,算經怎麼能跟道德經放一起?

算經是非常專業的學問,比如求圓、求方,這跟道德經八竿子打不著。

這就導致編纂算經的人,要受子部人管轄,而子部的人很多根本就不懂算經。

還有子部還包括兵書,這類書籍,有些是要歸類於軍事學著作。

比如軍事地理學說,這些也要同歸於軍事,歸於集類,這不是人為分裂嗎?

我認為我們需要對分類做出規定,這一方麵是便於這類學問的傳承、發展。

另一方麵也便於整理書籍,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朱棣想了想道:“你說的我怎麼不懂啊?”

“我舉個例子您就懂。比如軍兵這類,為將者不能察地理,也不能不知天文,但天文算學歸於子部,兩個是完全不同的分類。

現實中需要用的知識顯然是多種多樣,絕不可能僅僅隻看點兵書就懂作戰,為了培養合格將才,我們必須要合理安排課業。

軍事中的地理,與尋常人的地理也決然不同,尋常地理隻包括河流、山川走向,地表植被等等。

但軍事地理關注的是,不同的地理環境對軍事的影響,以及又該如何運用這些優勢,化解劣勢,這需要專門進行深入研究。

現在兩者強行分開,無法從社會地位上承認軍事地理學的著作,所以必須要改變。”

胡儼道:“大皇子說的有道理,隻是這該如何劃分?”

朱高熾道:“我們可以按照學科劃分。比如道德經、墨子,這兩者有什麼相同之處?”

胡儼道:“都是子類。”

“錯,這兩者都是關於人的思想的經典,這種我們一般稱之為哲學,儒家也是哲學的一種,我們為何不把他們劃分為一類?”

朱棣臉色一沉,“胡鬧,儒家乃是治國經典,豈能與他們混為一談?”

朱高熾連忙賠笑:“是是是,儒家單列出來就行,但墨子、荀子等著作都可以按照這種門類劃分。又比如,算經。”

胡儼驚詫:“算經也要單獨列出?”

“那倒是不用,不過算經是非常基礎的技術,建築、工業、機械生產、作坊、匠人等都需要使用算經中的知識,算經我們可以歸於實用一類。

農書、匠人書,也可以歸結為實用類。詩詞歌賦、文集,歸結於文學類,誌怪小說、誌異小說,統統都可以歸結於文學。

如此我們劃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思想類,第二類是文學類,第三類是實用類。

大部分人日常生活,還是以實用類為主,全部歸於此後,更方便推廣傳播。

一部書經典與否,看的是有沒有經常使用。

永樂大典要想不半路消失,就得讓人們經常使用啊,可經史子集的劃分辦法,讓想要用的人很難找到它。

我們應該從日常出發,考慮書籍用途,以此分類。”

朱棣有點暈,“此事需要大家討論。”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