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關同時開始的,還有海軍建立,孟善從天津調至上海,原天津海軍則由孟善的老部下統領,港口建設的同時,海軍港口也在同步建設。
孟善從天津乘船回來,在朱高熾返回南京前見了一麵,朱高熾道:“我允許你要人,軍官學校裏有很多優秀畢業生,他們今年可以出去實習,你自己去挑吧,我會幫你在父皇麵前說話。”
孟善大喜,朱高熾又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你別得意,雖然我放手,但你要做好準備,海軍將來是要能遠航到大食地區的,這不像是天津,在洗澡盆裏隨便玩玩就行。”
孟善立下軍令狀:“殿下放心,肯定會建立一支無敵海軍。”
朱高熾急著返回南京,是因為有另外一件事催促,許可證。
海外貿易,朱高熾肯定不會粗放經營,而是必須要規範經營,以目前大明朝的實力,根本無法管控太多,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許可證。
許可證規定的是,所有許可證發放都不針對個人,而是針對公司。
公司有點像合夥人,但合夥人是無限責任,公司則是有限責任。
朝中很多人不懂,不清楚公司究竟應該怎麼設立,又該如何審核。
朱高熾回去後就立刻被朱棣叫過去,詢問這些東西。
朱高熾笑著說:“其實也容易,我們把設立公司的條款說清楚就是。”
公司章程問題又是個大問題,這就不得不考慮各大商人的訴求,公司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但如今大明的發展還沒到這種程度。
所以他召見了江浙地區的主要商人,以及部分山西、北平府等地的商人,共同製定公司章程。
這種好事,誰會不樂意呢?
各大商人跟打了雞血似的往金陵城裏趕,到地方後才發現朱高熾專門給他們搞了個地方,讓他們自己開會,朱高熾隻說兩點。
“你們都是商人中的精英,能製定這種規章對你們是比較有利的。
我隻說兩點。
第一點是,朝廷必須監管,公司必須在大明銀行設立對公賬戶,方便監管,日常進出金銀要依靠銀行。
第二點,公司的審核不能太嚴格,中小商人必須也有能力設定公司,不能借章程排擠同行。”
兩點要求談完,朱高熾就不管,讓他們自由討論。
結果第一天就有幾個人被打進醫館。
大家主要是沒經曆過這種事兒,他們討論出來的章程,所有人都必須遵守,這玩意像毒品會上癮啊,個個情緒高漲自然也可以理解。
所以說話的時候火氣太大,各不相讓,最終打進去了幾個人。
夏原吉目瞪口呆,“你也不管嗎?”
朱高熾笑道:“夏尚書放心,他們將來會妥協出一個合適的章程,現在就讓他們打吧。”
關鍵這個商會的討論也不是閉門的會議,朝廷各級官員都能來旁聽,本來大家沒什麼興趣,後來聽說第一天就大戰一場,瞬間吸引大家樂趣。
討論會被眾多朝廷官員圍觀。
朱棣都偷摸去看了,原本商人見來這麼多大佬還比較收斂,說著說著就上了頭,又吵起來,為一個條款爭論不休,你來我往,唾沫成河。
引得朝廷官員非常鄙視,但也有部分官員若有所思,這跟朝堂上的吵架何其相似,隻不過朝堂上吵架有皇帝主持,這裏吵架完全自己發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