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走走停停,曆時兩個多月才抵達雲南邊界,安南派遣宰相相迎,擺足排場與麵子。
不過此時正巧安南進入雨季,連月陰雨,連空氣中都是黏糊糊的。
頭次來到此地的北卒十分不適應這樣的天氣,剛進去就有數十人拉肚子。
這些人被將領臭罵一頓,“行軍條例中早就說過,不能喝冷水,你們這些混賬東西就是不聽,誰今後再喝生水,定斬不饒!”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道路難行。
安南地區下雨後,地上就像泥漿似的,一腳下去就到小腿肚兒,拔出來時有可能連鞋都留裏麵,腳底板天天濕粘粘的令人惡心。
路邊的藤條可能有毒,不時還會從草叢裏冒出毒蛇,夜裏睡覺被蚊子咬,早上起來能腫得跟碗口那麼大。
整個隊伍的行進速度非常慢。
反倒是安南胡主的人熱情非常,盡力提供糧草不說,還會提供熱水,負責提供一些本地的草藥。
艱難條件下行軍半個月,大雨傾盆,這麼可怕的雨季,所有人都沒見過,天地之間像掛上了門簾子,望出去到處一片霧蒙蒙。
而且這雨下得很急,有時候一天能下個三四場。
陳平心中焦慮,希望能快些抵達首都,但大明的隊伍很多都不適應這樣的天氣,導致行軍速度極為緩慢。
況且這麼大的雨,想快也快不起。
隊伍行至某個河邊,河水暴漲,導致無法過河,需要調集船隻。
那將軍隻好找宰相。
宰相也無奈,“這水太大,就算有船也不好過。將軍不妨在此地駐紮幾日,等水下去再說。”
將軍又問陳平,陳平也是這般說辭。
無奈之下隻好耐心等著。
一日,大雨又至,忽然從四麵八方冒出許多胡朝軍隊。
將軍意識到事情不妙,去找宰相,卻已找不到人,整個軍營裏都沒有安南人了!
將軍大怒,指揮軍隊反擊。
在大雨裏泡了接近一個月的軍隊早就疲憊不堪,哪裏還有什麼力氣,五千人大敗,死傷枕籍,一路沿著來時路退回。
胡朝軍隊窮追不舍,沿途又冒出許多伏兵,大明軍隊連抵抗都做不到,被殺得丟盔棄甲,尚未跑回雲南境內便全軍覆沒。
消息傳回金陵,朱棣勃然大怒,區區彈丸小國,屢次挑釁大明權威,五千人他們都敢動,還有什麼不敢的。
朝會上,群臣都沉默,當時朱棣就力主攻打安南,但群臣並不同意,主要還是因為糧草需要太多,所以大家不想打。
但如今安南這個樣子讓群臣很沒麵。
朱棣表示,“誰若是再敢言不戰,朕絕不輕饒!”
退朝後,朱棣把夏原吉留在原地,詢問他國庫裏還能拿出多少糧草來。
夏原吉沉默片刻,告訴朱棣,國庫充裕,如果想打安南,最多可以支撐三十萬大軍一年時間。
朱棣心情大好,“區區安南用不了那麼多人,也用不了那麼久。你先調集二十萬石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此時朱棣又收到沐晟來信,黔國公對安南發生的事兒十分憂慮,信中對朱棣說道:“安南目中無人,臣願意帶兵入安南打探情況,以備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