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後宮,朱棣對徐皇後道:“有沐晟在雲南我這心裏安定不少。”
徐皇後說:“都說安南之地煙瘴彌漫,常人難以進入,這一去怕不是要死很多人。”
朱棣滿不在乎:“打仗當然要死人。”
徐皇後歎息:“我不怕死人,我怕他們白死。”
朱棣抬頭看了眼徐皇後,見她如今氣色好不少,轉移話題:“最近養濟園漏澤園裏的事兒還好嗎?”
徐皇後也知道朱棣不樂意聽這樣的話,柔聲道:“有周星月幫忙,其實好處理不少。
妾以為,不如去問問熾兒,看他有什麼意見,畢竟他是太子,也正好考校一番。”
“我知道了。”
朱棣心道:“熾兒確實厲害,但他不擅長打仗,隻擅長治政。再者說我才是老子,總是聽兒子的意見算怎麼回事?”
次日,朱棣下了朝去找朱能。
朱能被封成國公,如今年紀也大,聽到朱棣來,十分高興,急忙命人安排宴會。
朱棣進門,卻又叫人去把張玉叫過來。
原本曆史上張玉死後封河間王,但現在因為朱高熾出現,張玉活蹦亂跳,如今正訓練三大營士兵,還在軍校中任職,封號也成了候。
張玉不多時到來,吃喝片刻後,朱棣才說明來意:“雲南之事你們怎麼看?”
朱能道:“臣聽陛下吩咐。”
朱棣點點頭:“我準備以你為總兵官,張玉為副總兵,你們看攻打安南需多少人?”
張玉道:“臣以為有三五萬人足夠。”
朱棣哈哈大笑:“這不是靖難,這是滅國之戰,三五萬人,你們可真敢想。
朕給你們調集十五萬人馬,黔國公自雲南,你們兩個自廣西,兩路進發,半年時間拿下胡朝。”
“臣謝主隆恩!”
朱棣又道:“你們有什麼人推薦?”
張玉趕緊道:“臣的長子張輔,如今在軍中效力,臣願其為前鋒。”
朱棣道:“上陣父子兵,很好。此事就暫且如此定下,待朕安排妥當,即可出發。”
回到皇宮,朱棣把兵部尚書劉俊叫過去,“這次攻打安南,隻許成功不許失敗,所以劉卿你去做個參讚軍事如何?”
劉俊拱手行禮:“臣願前往!”
朱棣又道:“隻是這參謀不好找,你有何人推薦?”
劉俊思考片刻道:“臣以為大理寺卿可勝任。”
“大理寺卿?”
朱棣想從劉俊臉上尋找表情,但最終失敗,陳洽此人是個武進士,說起來也是比較奇葩的,他一個武進士,卻做了文官,其實一切都因為他擅長書法。
一開始是在兵科給事中,也就相當於武將中的文官。
後來不知道怎麼地又搞到了大理寺。
武將之中出現個書法好的那是真的不容易,朱棣也老早就注意到他,不過他還沒隨過軍,也不知道軍事才能究竟如何。
於是朱棣點點頭,“那就讓他進宮來,朕考考他。”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