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禦史叫劉文,一直都不怎麼冒頭,別人彈劾什麼他就彈劾什麼,從來沒有主動過,今天不知是怎麼回事,竟然突然爆出來這麼大的瓜。
稅收的弊端,誰不知道?
這些大臣都經曆過,考上舉人後,各種田產詭寄飛灑,到現在他們擔任了官兒,族中各田產更是多如牛毛,認識不認識的田產都往他名下弄,他隻不收點租子而已。
明朝的官吏俸祿太低,根本支撐不了他們過人上人的生活。
許多官員也就是依靠這種方式活著。
從來沒有人挑破,是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嗎?
不,這隻是大家的共同默契而已。
陳瑛的反應最快,急忙出班道:“此事正解,以臣之見,倒是不如重新劃定田產,丈量天下田畝,攤丁入畝!”
禮部尚書立刻跳出來:“殿下,此事宜從長計議!匆忙之間清丈田畝,耗時費力不說,還將影響朝廷穩定,將導致天下大亂。”
戶部尚書也勸道:“陛下,萬萬不可輕動,這幾年與民休養生息為宜。”
朱棣對朱高熾道:“熾兒你怎麼看?”
朱高熾笑道:“父皇,兒臣以為幾位大臣說的都有道理,清丈田畝,這是分內之事,朝廷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家底呢?
不過戶、禮兩部尚書大人說的也有道理,匆忙之間實行,隻怕會造成動亂。
兒臣以為財稅改革勢在必行,倒是不如先改商稅。朝廷出海,但出海關稅一直都沒有討論過,究竟該以多少為宜?”
有人不解:“商稅一直不都是三十稅一嗎?”
“三十稅一並不合理,糧食跟珠寶同樣三十稅一,這不是胡鬧嗎?
糧食是用來吃的,珠寶卻養活不了任何人,我國缺糧,怎麼會缺珠寶呢?
購買糧食的無論富商巨賈、勳貴皇親,還是平頭百姓、販夫走卒,都是必須要購買。
但購買珠寶的都是富人,為何不能課以重稅?”
有人不服,“這是與民爭利。”
朱高熾好整以暇,轉頭看著朱大人道:“朱大人,你倒是說說這是與哪個民爭的什麼利?
能說清楚才好,說不清楚,豈不是你一張嘴就完事?”
朱大人張張嘴,這話也就是說順嘴,脫口而出,他家裏正在想辦法搞海貿,多交錢當然不願意。
朱棣擺擺手:“這事就先這樣,各自上個奏疏,把你們的想法看法辦法寫上,朕斟酌斟酌。”
朱高熾回到寢宮,立刻找命人去召幾個人過來,詢問清楚目前的稅收執行情況,然後奮筆疾書,他準備先朝關稅下手,接著才是人頭稅。
人頭稅必須要取消,這太不合理。
因為人是會動的,總會以各種各樣的辦法逃避稅收,但土地並不會跑,也藏不起,哪怕上麵都種的是草,你也得繼續繳稅。
很快朱高熾就炮製出一份海關稅收計劃。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