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著衍聖公名號,侵占土地的事兒,下人沒少幹,他們手裏有多少土地,孔訥是真的不清楚。
朱高熾笑道:“衍聖公別著急,可先遣人去把管家叫來,把賬冊取來,先核對再說。”
孔訥從善如流,急匆匆拉過個仆人來,低聲說了幾句。
仆人剛進孔家門,就忍不住大喊:“大少爺,出大事了,不好了不好了!”
孔公鑒在家裏飲酒作樂,忽聽小廝大喊,頓時大怒:“喊什麼喊?有什麼大事?”
“是太子,太子殿下要清丈土地,還要攤丁入畝。”
孔公鑒蹭地站起:“清丈土地?清丈土地作甚?什麼是攤丁入畝?”
“是將丁銀全部並入田畝中。”
孔公鑒極為驚恐,“真的?”
“是,小的聽太子殿下親口說的。”
孔公鑒急命小廝去叫人,把幾個老家夥全都請出來,大家一聽頓時就有點慌。
孔府的土地實在有點多,明初朱元璋賞賜過兩千畝地,作為祭田。
建文帝賞過一千畝,他們自己家裏有上萬畝,元末時留下來的,自洪武年間至今,他們兼並而來的土地起碼有一兩萬畝。
真要全都報上去,說不清道不明也就算了,關鍵還是這麼多土地,得繳多少稅啊,這錢誰出?
更不用說他們名下還有寄田數萬畝,整個曲阜的田畝,差不多都在孔家手裏握。
這可真是要了親命。
商議商議去,也沒什麼好辦法,怪不得昨天晚上朱高熾不說,偏偏今天早上才說,就是要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叫他們沒辦法提前做準備。
但這也太缺德!
孔公鑒急道:“諸位叔叔伯伯,怎麼還沒個結論?太子殿下那兒等著要帳冊,到底該怎麼說?”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他大伯爺道:“少爺,依我之見,那就先報上去,咱們再想辦法。
當然不能全報,隻報職田與部分土地,我看就報一萬畝好了。”
孔公鑒道:“這樣沒問題嗎?”
“有沒有問題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拖延時間,現在這麼倉促之間,誰能想到什麼好辦法?
就算咱們要傳播消息,也得等時間啊。”
孔公鑒聽從建議,直接就報上去一萬多畝。
管家帶著賬冊過去,見到孔訥使個眼色,意思是都安排好了,叫他勿慌,朱高熾拿到賬冊,道:“這賬冊沒問題嗎?”
管家笑道:“殿下說笑了,哪敢有什麼問題?”
朱高熾點點頭:“取縣衙裏的魚鱗圖冊來。”
管家一聽臉就綠了,魚鱗圖冊跟這個肯定對不上。
魚鱗圖冊雖然不怎麼真實,但造冊的年代比較久,而他們自己的賬冊,每年都造。
這次特意選了下田報上去,一對魚鱗圖冊豈不是要露餡嗎?
孔玉龍也不敢有隱瞞,忙將魚鱗圖冊取來,兩下對比,立刻就發現問題。
朱高熾道:“這怎麼跟魚鱗冊對不上?”
。您提供大神書院大師兄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