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沉默片刻,“此事容後再議!”
這種產品剛剛出現,到底有什麼後果還不好說,過早下結論不行,而且朱棣現在被朱高熾的高賦稅養得口味很叼,根本不想動這種生產關係
蹇義不服,繼續開口:“陛下……”
朱棣道:“好了,先看看再說!熾兒,蒸汽機何處可用?”
朱高熾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泥跟棉紡,無他,這兩種工業本身就是以量取勝,規模越大利潤越高。
朱棣這麼一問,他又想到了西域,有了這玩意,新疆那片土地可以大規模開發啊!
參觀完蒸汽機蹇義立刻把夏原吉等人拉過來,這個機器讓他坐立不安,幾人聚在一個酒樓包間中,蹇義抱怨他們幾個,今日為何不替我說話?
夏原吉安慰道:“但這東西真的好用,你想想,這機器若是推廣開,全天下多了多少水澆田,能多收多少田賦?”
蹇義道:“我不相信你看不出,蒸汽機運用到棉紡行業,全天下幾乎所有男耕女織都要破產!”
夏原吉沉默片刻,“不讓棉布往國內賣不就行了?”
“不讓賣?怎麼可能不讓賣?
天下多少人指望這東西吃飯啊!
而且,侵占農田的事兒,你不知道嗎?
江南改稻為桑,山東改麥為棉,長此以往,一場大旱,就能動搖天下!”
夏原吉良久不語,歎息道:“那怎麼辦?”
蹇義斷然道:“禁掉,決不允許生產!”
夏原吉搞戶部,遠沒有蹇義天真,經濟規律任何人都不能阻擋,哪怕動用再多的行政力量也不成,他對禁止機器有些悲觀,而且,他更多的是想到糧稅的問題。
蹇義有些煩躁,喝口茶重重放下茶杯:“可這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能禁得一時是一時!”
蹇義說的也有道理,這個時候基本上任何技術都不是成體係的,隻要剔除關鍵人物,隻需要過上幾十年,什麼都沒了。
夏原吉道:“你別忘了,那棉紡、毛紡廠也有數萬人呢,靠著這兩家吃飯的更是不計其數。”
說起這個蹇義就極為痛心,當初朱高熾去山東,大家都以為是平叛賑災,而朱高熾當時設廠時,僅僅隻有兩三禦史進言不可。
不是其他人看不出,而是覺得沒必要說。
山東是個爛攤子,誰也不想接手,朝廷不想接,諸位士大夫也不想接手,而且當時認為朱高熾隻不過仿北平府舊例,搞幾個工廠罷了,誰知道搞得這麼大。
一不小心就被他綁了幾十萬人上車。
這個時候再砸車,那可是真的要犯眾怒。
朝廷上上下下反應過來時,事都幹成了,正人君子也隻有幹瞪眼的份。
棉布這種玩意,其實大大損傷地主階級的利益,布在某些地方是能當銀錢交易的,這也是他們剝削小民的一種手段,現在朱高熾突兀地讓這麼多棉布湧上市場,瞬間就讓他們受損很多。
夏原吉無奈歎息,蹇義能夠想到的東西,他也能想到。
隻是他更務實,沒有理想主義,要是有的話也不會做到戶部尚書的位置。
蹇義出身進士,一直都是清流的內閣大學士,不是事務官,因此還有些理想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