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戰前夕(1 / 2)

僧格林沁的捷報中還提到被清軍俘虜的四百餘名英法聯軍士兵,問起鹹豐處置之法,鹹豐詢問的眼神看向宋齡娥,他似乎不知道如何處置這些俘虜。宋齡娥邪邪的一笑說道:“這些俘虜可都是人質啊,你大可詔諭僧格林沁讓他主動遣使和夷人接觸,夷人那邊一定也有咱們被俘的將士,讓夷人和我們交換,不過交換的時候可不能吃虧,要五個人換一個夷兵,若然他們手上沒有那麼多俘虜,就讓他們用銀子來贖。這談判之時自然是要停戰的,僧格林沁他們也可以借機會加強防禦,補充兵員和糧草,何樂而不為呢?”

鹹豐聽了覺得大有道理,於是乎下詔給僧格林沁和勝保,與夷人相約交換俘虜一事。

僧格林沁的使者到了英法聯軍那邊傳達了交換俘虜的想法後,孟托邦自然是喜出望外,難得這些野蠻人居然講理了一回,他多少也了解清國對待俘虜的野蠻手段,太平軍被俘虜的士兵多半都是被殘忍的殺掉,孟托邦還真擔心僧格林沁把被俘虜的英法士兵全部殺掉。額爾金和葛羅也沒有異議,被俘虜的士兵必須解救回來,否則他們倆就等著國內的報紙和民眾的口誅筆伐吧。

可當孟托邦得到交換條件的時候又笑不出來了,一個換五個?打了這麼多仗,說實話英法聯軍俘虜的清國士兵很少,在南邊打江南綠營兵的時候,那些綠營兵跑得比兔子還快,哪裏能夠俘虜到人?就算俘虜了,當時英法聯軍也不屑關押這些人,他們知道清國通常是不會理會被俘人員的,留著還要浪費糧食,當然全都放了,而在北邊打的幾仗,清國士兵又悍不畏死,多半都是戰死,現在在孟托邦手上的清軍俘虜隻有兩百多人,一個換一個都有問題,還一個換五個?在僧格林沁一再堅持下,英法隻得妥協,還是額爾金老奸巨猾,讓廣東苦力換上戰死的清軍士兵號衣,充當俘虜,好歹解決了千餘人的名額,可也還有盡八百多人的缺口沒有著落。

當下僧格林沁和勝保磨嘰磨嘰的漫天要價坐地還錢,提出用銀子來贖,數輪艱苦的談判下來,剩下的英法聯軍士兵以每個人一百兩銀子的價格贖回,這個價格讓額爾金和葛羅肉痛不已。談判之時,英法也不失時機的提出放使節團四十七人回來的要求。僧格林沁得了宋齡娥指點,居然說使節團是挑起戰爭的罪犯,不是俘虜,戰犯應該在戰後接受審判。這讓英法聯軍的首腦們都驚呆了,戰犯是什麼東西,這年頭發起戰爭不都是國家意誌,戰犯從何說起呢?接著又是幾輪談判,雙方圍繞著使節團的身份問題又磨嘰了數十天,最後僧格林沁說什麼也不放人,因為人已經送到京城,鹹豐也下了旨意,使節團的人是不會放的。

一番談判下來,時間又過了三個月,五月下旬英法聯軍交換完俘虜之後,憋著一口惡氣又開始發動天津戰役。這一次孟托邦沒有再考慮投機取巧,而是擺開陣勢,充分發揮聯軍的火力優勢,全麵開花,用火炮逐一摧毀清軍的外圍營壘,跟著步兵慢慢跟進占領。穩紮穩打的逐步蠶食清軍的防禦陣地。

經過十多天不間斷的攻擊,清軍外圍營壘被攻破七座,英法聯軍的炮彈已經落到天津城牆上了。僧格林沁和勝保指揮軍隊且戰且退,損失不大,英法聯軍浪費了不少炮彈之後,總算如願以償的清除了清軍的外圍據點。不過令孟托邦頭痛的是夜晚,清軍小股部隊的夜襲非常討厭,為了鞏固白天的占領區,英法聯軍不得不輪換部隊進行攻堅,直接導致部隊非常疲累。

六月初五,當最後一個清軍士兵從燃燒著洶洶火焰的陣地撤出,清軍從天津外圍全部撤走,沒有進城固守,留下一座空城給英法聯軍,城中的糧食錢物差不多都搬運一空,大戶富商們也在談判期間舉家外逃了個幹淨,城內沒剩多少有價值的東西。

筋疲力盡的英法聯軍,沒有後勁追擊僧格林沁和勝保,隻能眼睜睜的望著僧格林沁和勝保部退往通州。

七月初十,在天津城休整了一個多月之後,英法聯軍又得到一批物資的補給,還有近一萬餘名印度雇傭援兵的支援,在津沽附近總兵力達到了七萬,準備充足之後,孟托邦開始指揮部隊向通州進發,攻陷通州之後,這個古老國家的首都北京就完全暴露在聯軍的刺刀之下了。

七月十一日,孟托邦收到了各偵察部隊送回的消息,清軍主力部隊在通州八裏橋密集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