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民族友好推動者——王昭君(1 / 2)

【都說到和親了,幹脆就著這個說下去吧,畢竟咱們漢朝哪哪都好,和親也是一大特色啊。】

被點名的劉姓皇帝稍稍有點抹不開臉,那不是緩兵之計嘛,翻來覆去拿出來提幹什麼啊?

不過,老劉家最不缺的就是厚臉皮,一個個又昂起頭來,都是大漢的臣子啊,巾幗英雄啊。

【這次提到的還是咱們大漢,不得不說,漢朝確實人才輩出啊,各個領域的人才都不少,男女老少也不挑條件。

王昭君,被譽為四大美人的落雁,便是第三位女主角,也是推動大漢和匈奴友好關係的有力者。

王昭君的出身並不高,就是普普通通的平民之女,但家境應當不錯。

介紹所說她聰慧還通曉琴棋書畫,若是真正的平頭百姓,一年到頭地裏刨食能夠養活一家子都已然是幸運,更何況是學習這些。】

老百姓連連點頭,別說是那什麼琴棋書畫,就是讀書念字一個村都沒幾個。

天幕說的那些他們都沒見識過,這位姑娘和他們是不同的。

【“峨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這便是描述王昭君的相貌,其實,昭君許多記載都充滿矛盾,出身平民卻有完全無法解釋的才華,不是天生聰慧能解釋通的。

名揚南郡可偏偏入選後又杳無音信,其中存在許多無法解釋的地方,不知道是記錄昭君時不用心還是什麼,不得而知。】

梅開二度的史官:?

他們也覺得有點不太對。

隻是,向來女子生平本就沒有誰會花費筆墨去記載,能留名已經是難得。

隻不過,被天幕如此點出,心裏臉上都還有些不自在。

【回歸正題,漢元帝時期後宮嬪妃等級被劃分為十五個,等級不同待遇不同,其實和前朝一些人升官還真沒什麼差別。

按照常理來說,能被評委四大美女之一的昭君,進宮後應當是步步高升,但她的境況完全和想象的不同。

主要是漢元帝有個習慣,叫畫師將那些秀女的麵容畫下來給他挑選。

先不說咱們老祖宗那寫意的畫風,就說這事直接將權力交到畫師手裏,用腦子想想都能知曉畫師在作畫過程能動的手腳。】

本來還可惜不是自己時代的漢元帝突然覺得手裏的美酒不香了。

冤大頭是他?

【宮女或是秀女哪怕不為了畫師把自己畫得美一些,哪怕是正常呈現樣貌,那都得通過各種渠道賄賂啊。

昭君初進宮不懂這些潛規則,後麵知曉了也不屑做這些小動作,畫師毛延壽為她作畫時因為沒得到默認的賄賂,直接給她畫像時點了一顆喪夫痣。

嗯……都不知道該同情昭君還是漢元帝,我都能想象漢元帝錯過多少美女。】

漢元帝都快熱淚盈眶了,天幕說得他越發心酸。

是啊,他得錯過多少美女啊。

這群該死的畫師居然敢如此糊弄,以往那些美人若是‘不懂規矩’,或是心氣高,豈不是都被以這種方式淘汰了?

越想越心酸,漢元帝都坐不住,直接叫人將那毛延壽拿下。

其他人還不知道,但這個毛延壽肯定是吃不了兜著走。

他就說怎麼宮裏妃嬪感覺都沒長得好看的了,原來是沒打點好啊。

劉邦這個老祖宗同樣無語,這種事關自己幸福的事情居然真就交給畫師,你再忙抽空看一眼就行啊。

難道就沒懷疑過自家後宮質量下降這個問題嗎?

【匈奴並不是擰成一條繩,漢宣帝時,有一個呼韓邪於向漢朝求助,漢朝決定支持他,算是培養一個友好鄰居。

等到漢元帝時,呼韓邪於來到長安請求和親,這個從大漢建國開始的習俗被很好的繼承了下來,漢元帝答應了。

不過,肯定是舍不得把皇室的公主、郡主真弄到匈奴去,匈奴和長安的環境對比慘烈。

不得不說,漢朝和親公主其實就是個名號,裏麵還真沒幾個真公主。

漢元帝直接從宮女裏麵挑,可是吧,宮女可能會想著出宮,但絕對不是飛往匈奴,一個個都不願意出聘。

昭君便是在這種時刻主動請願,慷慨應詔。】

始皇帝皺眉,之前聽到劉徹打匈奴便知曉匈奴成氣候,可沒想到居然這麼多你按還未解決。

劉徹那裏雙子將星的功績已經足夠震驚,可如此天降奇才居然都沒有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反而在去世後直接反彈,後麵都不知道多少年還要保持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