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著天幕念出來的名字,又是幾個大臣跪下來。

他們也沒料到日後的自己會如此大膽。

長孫皇後通報後進來,李世民這才收起惱怒,看向她懷裏什麼都不知道的吃喝,又氣又遷怒。

當然,遷怒的是給他兒子添堵的人。

給你們能的。

【廢王立武這件事裏麵,李治和大臣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拉鋸,但雙方都沒有拿著小公主之死作為攻擊點。

相反,更加真實的可能是‘厭勝’事件。

我們不提別的,就單純捋捋時間線。

因為史書中並沒有對小公主之死的時間記載,我們隻能推測當在永徽四年,最晚在永徽五年初,這是通過武則天兩個兒子出生的時間線推出來的。

厭勝時間是在永徽六年的六月,而廢後時間在九月,兩者隻差三個月的時間,廢後距離小公主之死已經一年時間。

李治應該沒有這麼拖遝,等到一年以後再去算賬。

那麼為什麼史書要把小公主之死和廢後事件聯係起來呢?

答案不言而喻。】

所有人腦袋都明白,真正的目標,是武則天這位‘離經叛道’的女帝。

隻是想要表明武則天的喪盡天良,用親女兒的死來博廢後,表明她的狠毒心腸。

“媚娘日後還真是礙了很多人的眼啊。”李治瞧著她的眼睛,淡淡道。

武媚娘還有些被女兒的死影響到,聲音微微低啞,眼神卻是平和,“不遭人嫉是庸才,這是媚娘的榮幸。”

李治失笑。

【武則天被立為皇後並沒有因為王皇後被廢而順利,高宗甚至妥協退讓到封賞為宸妃。

可哪怕如此,鬥遭到了大多數大臣的反對。

可能是弄巧成拙吧,居然連宸妃鬥不讓我立,我偏要把人立為皇後。

這可能是李治的心態。

圍繞著廢王立武,表層是後宮女人的爭鬥,實際卻是朝堂皇帝和臣子的權力爭奪。

說實話啊,都說李治之後對長孫無忌這個舅舅下手狠,但前麵這幾年,他是真把情分耗光了。

李治的憋屈可見一斑。】

長孫無忌都快把頭埋進立政殿的地板裏,他沒想到居然會晚節不保,尤其是現在還沒開始輝煌,就得被趕回家養老。

此事一出,反應最激烈的可能都不是陛下,而是他妹妹。

因為他已經感受到落在他背脊上的死亡眼神。

林書看了一眼,長孫皇後也是下手幹脆利落,直接請罪將她兄長身上的官職一捋到底。

李世民生氣歸生氣,但還不是後期怕死疑心的帝王,還是舍不得他的大舅子就這麼可憐兮兮的被趕回家。

大不了要是真到了那麼一天,他先把人的官職捋了嘛,這會兒年紀輕輕就回家養老,他懷疑大舅子會抑鬱而終。

。您提供大神一隻悄悄勤快的小拖遝的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