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三年三月,盛庸率領南軍主力二十萬進軍到夾河備戰,朱棣開始向夾河的南軍發起猛攻。
盛庸備足巨盾和火器等待著南軍,朱棣這次沒有用騎兵崇禎,反而是發動北軍攻擊南軍的左翼,想要為騎兵衝出一個口子。
但開局不利,北軍的驍將譚淵馬蹶被殺,北軍的士氣刷的一下就被搞下來,衝了好幾次都沒有衝開口子。
朱棣手下的猛將朱能及時趕到,衝著南軍的右翼猛衝,那不是衝出來一道口子,是幾乎把右翼突破了,盛庸隻能將注意力放到這邊來,畢竟再不調整都要被人衝破陣型了。
朱棣瞧見部下的動作,直接率領三千營支援衝鋒南軍的左翼,猛的插入南軍軍隊縱深,南軍大亂。
盛庸明白這次交手不能再繼續,主動收兵,朱棣忌憚火器之利,不敢窮追。
盛庸盼著兩翼的吳傑、平安快點趕到包圍北軍,朱棣自然也得在兩人趕到之前,攻破南軍。】
朱元璋現在隻有一個想法:這個朱能也能用,就他的名字聽得多,不知道能不能先從兒子手裏挖過來。
朱棣卻是懷念起來,朱能早在他登基的第四年便去世了。
【第二天雙方再度交手,盛庸顯然是想要用自己這邊的兵力消耗北軍,依舊是燕軍占據東北方向,南軍占西南。
布陣本身沒有問題,但有時候打仗真就是天時地利啊。
一開始雙方交手都還比較謹慎,都有所顧忌,拖得越久,南軍越是有利,因為他們還有馬不停蹄趕來的援軍啊。
偏偏正午時分,忽東北風大起,飛塵蔽天,直接把盛庸麾下火槍手的眼睛給糊住了,朱棣一看,老天爺如此給麵子,自然毫無猶豫帶著三千營就莽上去啊。
盛庸用戰旗指揮,士兵連眼睛都糊住哪還看得見所謂的阿戰旗啊,整個軍隊陷入一團混亂,步兵被衝亂,火槍手幾乎是廢了,剩下的兵麵對朱棣的騎兵,隻能說被砍殺的份。
盛庸大敗,遁走德州。】
居然真的做到了?
誰都沒想到,朱棣如此受上天眷顧,這叫很多打仗的武將看得眼睛都紅了啊,還能這麼打?
朱元璋麵色都有些奇怪,朱棣這小子運道不錯啊,這都第幾次了啊,盛庸本身並不差,可惜時不待他啊。
按照現在的想法,那就是燕王得天眷顧啊。
朱元璋低頭往下看了眼似乎有點得意的四兒子在那衝著他好大兒得意洋洋,突然手癢。
管他得不得天眷顧,他是老子,揍兒子天經地義。
正聽著自己熱血沸騰的打仗,少年朱棣難免得意,和他大哥炫耀起來,或者說是等待著誇獎。
朱標自然不會吝嗇,“四弟打仗善長襲,心思與眾不同,謀略上乘,又得天助,隻不過日後若是上戰場,還是得注意自身安全。”
少年朱棣撓了撓頭,嘿嘿一笑,沒應。
打仗嘛,肯定是怎麼適合怎麼來,哪裏能考慮那麼多?
朱標瞧出他的敷衍,隻是略有深意的看他一眼。
對於四弟,朱標沒有嫉妒,隻是看出他弟弟這種不顧生死的打法,出奇出快,看著熱血沸騰,聽著跌宕起伏,但前提是勝。
【我們Judy算是打上癮來了啊,勝一場自然得趁著勢頭猛繼續啊。
他又盯上了吳傑、平安的軍隊,雙方對戰的地點在槁城,對戰的關鍵時刻,戰場上又刮起來大風,南軍的將領平安甚至被大風從瞭望台摔到地上,這還打什麼啊?
南軍的心態都要打崩了,不是一次兩次,從靖難起兵算起,關鍵時刻的大風都已經三次了:白溝河戰役、夾河戰役和槁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