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苗人,又是盜匪,還有海邊的倭寇,嘖嘖嘖……他父王治理得也沒多平安啊。

英國公不想搭理他,這話是他能接的嗎?

得虧先帝聽不見皇上的話。

【王陽明到地以後也沒多和當地的官員寒暄,平日裏可能還有耐心,但現在剿匪重要。

先是把和盜匪勾結的人揪出來,也沒一棍子打死,隻要他們交代或是反間立功就行;

然後就是校場閱兵,檢閱軍兵,打鐵還要自身硬,打仗嘛,可惜巡檢了大大小小的校場,比較好的在他那都隻到及格。

加上好多被抽調出來的壯丁都不是自願的,哦,都不能說是壯丁,王陽明直接把現在三分之一的老弱病殘都給剔除了。

這些人剿不了匪。

他也沒和人家官員上量,直接上硬標準,不然這群老油條就會打官腔。

給每個地方分配好軍兵的數額,還要親自打造一支精兵,強調民壯訓練最重要的就是紀律和技術。

不得不說,有經驗的就是不一樣啊,雖然強硬了點,但底下的那些官起碼不會覺得像是無頭蒼蠅一樣。

人家都把要求具體好,頂多是各個縣的稅得抽出來一部分用於訓練,但本來這部分就該出。】

朱厚照明顯聽到感興趣的地方了,現在雖然大不了韃靼人,但剿匪也不錯啊。

可惜,他也明白這個肯定是不會被朝廷的人同意的,眼珠子在那咕嚕咕嚕的亂轉,一看就知道是在想什麼鬼主意。

劉徹,“這王陽明倒是文武雙全啊。”

李世民同樣眼饞,不過好在他手底下的人也不少,雖然人才向來都是稀缺不飽和的。

始皇帝倒是和他們想法不同,他隻是有點可惜沒法為自家兒女請這麼位老師。

雖然也是出身儒家,但這個實幹派倒是很符合他的心意,手段也強硬,是個家教的好苗子。

【王陽明把訓練的事情安排下去等待驗收,但他還得解決一個問題,盜匪的耳目。

本來隻有兩三千的盜匪已經發展成上萬人的規模,城裏的百姓肯定有許多都是耳目,但人家臉上都沒有寫著一個賊字。

王陽明想到他見過在鄉村實行的保甲法,現在運用到縣城,需要靈活改編,稱為十家牌法。

其實也不難,就是互相監督,每相鄰的十家編為一牌,牌每天在各家輪值,輪到誰家,誰家值日,每天規定一個時間拿著這張牌子到各家去對照檢查。

膽敢隱瞞,一旦敗露,十家同罪。

這種手段很強硬,王陽明又同時準備了個軟的,寫了個《告諭各府父老子弟》,言辭懇切動人啊。

咱們王大人,幹活兒的時候是會恩威並施的。】

百姓其實沒多抵觸,雖然有點害怕被連累,但按照天幕說的,報上去就行,隻要沒有動黑心思,困難倒是不大。

但人家當官的大人還能安撫安撫,他們又會感恩戴德,隻能說,他們生長的環境就認為如此理所應當。

“這個事情在於落實,要是官吏和百姓勾結,也能糊弄。”不少人都看出來,特殊時候的法子沒問題,但整件事細瑣,就是需要基層的小吏落實。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如此已經足夠了。”

【不得不說啊,王陽明真是不打無準備的仗啊,剛針對內奸問題落實措施以後,又開始籌謀軍費了。

他開始疏通鹽法,調整商稅。

之前幹活兒的也是缺德,先前為了籌錢那是哪個都要繳稅,人家走街串巷賣點針線、在橋頭賣個糖葫蘆那都恨不得繳稅。

王陽明直接決定抓大放小,小本生意直接放行,橋頭關卡取消,哪怕是渡口碼頭的稅也不允許上船收。

就是嘛,天底下就這些人窮,每次繳稅都盯著這些人,一個個要剝削也衝著打頭的去啊。】

大商人:“???”

大貴族:“???”

你這話我們感受到很深的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