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他這會兒在京城的時間不多了。】

不少人都聽出來一個問題,雖然不知道這個大將軍王的水分多少,但如果隻是一個青海,能有的兵力以及需要中央供給糧草都不足以有什麼大動作。

在京城的時間不多,許多事情就會錯過先機。

兵權在手並不代表一切,藩王造反登基的人終究是少數。

【這次的出征有一個重點,那就是展現了康熙對胤禵的榮寵,也叫所有人都覺得,他不但有一爭之力,而且占盡優勢。

當時胤禵還沒有封王的爵位,可是獲得了一個大將軍王的稱號補償。

第一,康熙允許胤禵用皇帝禦駕親征的規格,用的是正黃旗的大旗,和以往康熙親征準噶爾是一樣的待遇;

第二,參與此次西征有爵位的人必須穿著戎裝在太和殿集合,給胤禵壯威;

第三,不參與此有爵位的人加上二品以上的官員,必須穿著朝服在午門外集合,給足了胤禵麵子;

第四,胤禵從康熙那裏領命後,騎著馬就從午門那出來,其他有頭有臉的宗室官員都得目送他,又是一個和皇帝親征一樣的待遇。

到這裏已經是晚年的康熙很意外的放權和給兒子做臉,偏偏康熙還下了一道旨意,青海和蒙古的王公貴族要配合胤禵的行動,他掌握絕對的生殺大權。

難怪啊,已經在儲位之爭上麵被耍了不止一次的大臣和皇子們,再次踏入了康熙一手的政治陷阱中。】

剛剛經曆太子一廢就元氣大傷的臣子:還來?

他們心裏也不由得抱怨,皇上您真是不把他們這群老骨頭當人啊,一次次的試探和戲弄。

一次戰隊錯誤就是抄家滅族,還來好幾次,能活下來都是好事。

雖然不像是別人皇帝直接砍頭,但也差不多了。

隻要想到日後還得麵對那麼多皇子們的爭鬥,心裏頭隻覺得日子麼有盼頭。

胤禵同樣意外,未來的他居然還有這樣的境遇?

現在他雖說受寵,但僅限於兒子這方麵,而且阿瑪身邊向來都不缺年齡小的兒子,他現在已經算不得得寵。

【胤禵到了西北以後表現的也沒有掉鏈子,大了不少勝仗,展現出自身的軍事才能。

況且,他在青海那可不單單隻是打仗,打仗時的糧草調度、兵力部署瞪,當地的民心安撫、民族調和都是他要處理的問題,胤禵完成的都很好。

顯然,胤禵並不是那種沒腦子隻知道打仗的莽夫,也是,如果隻是單純的四肢發達,要和他親哥爭也是不現實的,哪怕有老八他們支持。】

胤禵:誇就誇,能不能別帶老四?

難怪他不喜歡老四在,這誰喜歡的起來啊?

康熙卻是看得分明,胤禵是有能力,可是武將在外糧草調度,他的皇子身份和京城這邊老八他們督促積極,甚至是老四都有可能出了一份力。

【康熙六十年胤禵駐紮青海,就在他第二年返回軍中的途中,康熙駕崩了,雍正登基。

之前胤禵身上被寄予的期盼全部落空,又是一大批下注押錯寶的人。

也因為之前胤禵受到的榮寵太耀眼,雍正登基時受到的質疑更是鋪天蓋地,得位不正的傳言更是成為貼在他身上的疑雲。

但,真的是這樣嗎?】

難道不是嗎?

胤禵都被說的心動不已,豪情萬丈,可現在一下子成為鏡中花水中月,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其他人同樣抓耳,皇上您到底是什麼心思啊?

【胤禵大將軍王的稱號和待遇確實叫許多人迷惑,但最重要的一點,一個皇帝總不能就隻會打仗吧。

哪怕是有意培養,哪怕是想要鍛煉胤禵的軍事才能,哪怕胤禵處理青海的問題不錯,但這和內政處理是兩碼子事。

胤禵沒有接觸過六部,康熙總不能真的就不教一教為君之道,然後叫兒子自己摸索吧?

當時康熙的年紀不小了,他哪怕是懼怕死亡也沒有吃丹藥這種糊塗行為,腦子清醒的玩剩下的兒子和臣子不在話下。

他難道不知道胤禵在外出征,若是他真的嘎了,那還爭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