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就見到恢複正常的天空,知曉這是天幕沒有打招呼的消失,也不再像是一開始的恐慌。
百姓聽著這些關注並不多,雖然確實有許多法令和他們有關,但向來都是官府如何吩咐下來,他阿門就如何做,也無法改變什麼。
若是什麼都擔心,日子就不要過下去了。
要說最忙的還是大宋,前麵的朝廷頂多是揀點可參考的法令用用,不會大改,可宋神宗這就得全部推翻重來。
好消息是目前沒有那麼大的困難,壞消息是得全部考慮一遍。
剛剛備受打擊的一群人一個都沒跑,全部被安排到殿內針對改革變法說有用的東西,連司馬光都沒跑得掉。
往往罵起來詞都不帶重複,可此刻卻是難以下筆。
看官家的意思,大有采納的意思,可越是如此越是不敢下筆。
要是實施的不好,他們可沒王安石那麼大的本事,叫後人為他開脫體諒,本來就不受待見,日後怕更是得用衣袖遮麵。
好在中途宋神宗沒喪心病狂到把他們累死餓死的地步,好歹給人上了飯菜和茶水。
一個個都雙目無神機械的進食,有種被榨幹還是得繼續幹活兒的無力和將死感。
蘇軾認不出湊到宋神宗身邊,“官家,您還打算聽司馬牛的啊?”
別的他沒記住,這個外號倒是記得牢靠,還活學活用。
按照他的邏輯,左右都是他日後罵司馬光的,現在拿來用也算不得挪用。
宋神宗臉上帶著疲憊,冷靜道:“不愛聽的我不聽,這次變法總歸得妥當點,他們指出來的問題還是得看。”
變法肯定不是完全因為他的叫停而停止,本身存在很大的問題,宋神宗也不會因為司馬光他們的反對便否定一切。
蘇軾點點頭,看向一直沒開口的王安石,猶豫再三,還是問道:“沒想到你居然這麼快就調整過來。”
王安石麵不改色,臉上的表情少得可憐,很叫人懷疑是不是做不出多的表情來。
“你都能緩過來,我為何不能?”
平靜的語氣讓蘇軾隻覺得冒出來的好心喂了狗,有被王安石眼神冒犯到。
蘇軾不知道該怪自己太讀懂王安石的眼神,還是怪他的眼神太直白,把‘你一個左右跳都不被信任貶官的人來同情我這個變法一把手’傳達得明明白白,也叫蘇軾胸口噎得梆硬。
蘇轍沉默不語,他兄長就是閑不住,很像是看到路邊貓狗都要逗一逗,沒料到人家能給他一爪子。
當然,在場如此多得大佬,暫時還沒那個名聲放肆,也做不來。
朱元璋聽了半天也覺得唏噓,不過情感還沒那麼細膩,加上那是老趙家又不是他家,隻是忍不住和好大兒抱怨,“什麼時候說說大明啊?”
他可是還記得曾經說過他們大明有過一個厲害人物得,同樣是變法改革,能被如此讚頌倒是說出來也給他這個祖宗用用啊。
朱標現在每日都被養生環繞,身上一股清淡的藥材味,好歹太醫還沒瘋到每日給他吃藥,不然怕是還沒死就得先吃藥死透透。
但現在折騰出來的呃藥膳味道同樣叫人不敢恭維,一群人以往最愛來他東宮打秋風的,全部能避多遠避多遠。
“您不用著急,既然要說變法,元朝沒甚好說,接下來自然是我們大明。”
隻是,他也了解他爹的脾氣,“希望您到時候克製住脾氣。”
涉及到變法,自然是國家衰微的時間段,按他爹好麵子的性格,到時候小四又得挨抽。
朱元璋隻要一想到後麵子孫幹得不好,又得挨損,已經開始不順氣了。
朱標眼睜睜瞧著他爹自個都能把自個想不順氣,思考著等會兒還是吩咐人去四弟那裏通知一聲做好準備,以免被抓住硬扛,好歹做點準備。
各個王朝陷入詭異的安靜。
忙碌歸忙碌,但一個個的事情卻是不少。
哪怕是作為當事王朝的大宋也沒有動作。
已經失敗過一次,自然是慎之又慎。
更何況,變法在哪裏都不是說變就變的東西,平穩還過得去的王朝更是不會主動觸碰這個玩意,否則很容易把自己玩完。
沒有兜底或者不是爛到不變則亂的王朝,是不會主動提出萬人針對的變法。
頂多是在日常的政令裏麵悄悄摸摸的夾帶私貨,光明正大提出來把自己置身萬眾矚目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