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別人家的讀書人(2 / 2)

人家府學看他如此聰明很是憐愛,還給他取了字,通過童試還做了補俯學生。

然後接著考試,若是在這一年考中,那就是十二三歲的舉人啊,可真是不給人活路。

我既然這麼說,他自然是沒考中的,張居正自己好像也沒多遺憾,已經才十二歲,現在的成績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總歸還是可以的。】

一群人不自覺的鬆了口氣,得虧是沒中。

不是他們惡毒啊,是真的很搞人心態,十二三歲的舉人,叫他們這些為了一個功名苦苦掙紮的人情何以堪啊。

【然後,嘉靖十九年,請大家掰手指頭算一算,咱們的張居正同學多大呢?

是的,十六歲。

這一年他再一次參加了鄉試,然後很幸運的中舉,成為一名十六歲的舉人。】

開心不過一瞬間,下一秒的惡意簡直是撲麵而來。

十六歲的舉人難道就不打擊人嗎?

他們這個年歲連入場的資格都沒有。

尤其是聽到身邊一聲聲的驚歎,更是心如刀割。

但這次已經沒有力氣再罵了,畢竟差距太大,隻能瞻仰。

雖然不能唯成績論,但這個成績真是放在哪都要誇上一誇的存在。

不少老父親眼裏的羨慕更是都溢出來,唉,人家的兒子是怎麼教的啊?

聽到那一聲歎氣,不少紈絝子弟隻覺得吾命休矣。

老父親冷冷的棍子怕是得狠狠在他們背上抽了。

張居正本人蓄著胡子氣定神閑,雖然知曉自己的結果慘淡,但還是忍不住心中的笑意。

【但是第二年張居正是否入京會試沒有考究的材料,隻有在嘉靖二十三年有一次他入京考試的記錄,但很可惜,這次沒有考中。

等到嘉靖二十六年,他再考就考中了。

嗯…別說,張居正考試居然還考出規律來了,非得失敗一次才能成功。

雖然三年一次有點耽誤時間,不過好在他還年輕,耽誤得起。】

可不是耽誤得起嘛,哪怕是按照成功一次失敗一次得規律,等到考中也不過二十五歲。

想到這個年紀,更多人是心梗。

好家夥,不是說他變法嘛,幹嘛說這麼多細枝末節的東西啊。

林書:要你們瞻仰瞻仰學霸的威力,很刺激人,說不定能發奮圖強。

一群被爹娘擰著耳朵說上進的讀書人:發奮圖強不一定,但耳朵要被念叨沒完是沒跑了。

【年紀輕輕就是庶吉士,但在朝廷裏麵這不是一個什麼大官,不過好歹也算是政治生涯的開始。

這會兒的權力還全部都在世宗手裏,就是從咱們倒黴的武宗朱厚照手裏撿漏的幸運兒。

嘉靖二十六年,咱們的世宗四十一歲,鑒於皇帝裏麵壽命長的並不是大多數,世宗開始厭倦了,沒有了那種對權欲的世俗想法。

他的個人愛好——修道嘛,但人家前朝的權力還是抓在手裏的,隻不過因為狠狠殺了一批人,加上努力修道,所以就有嚴嵩父子趁機盜弄君權。

但嘉靖做的厲害的一點是,隻不過是他懶,所以暫時叫他們用他的權力,大權始終在他手裏。

當然,這不是誇獎他的意思。】

朱厚照再次聽到自己後麵連個繼承人都沒留下,決定還得多請點大夫,順帶催催王守仁什麼時候到。

朱元璋氣得不行,懶?他可聽不得這個字。

當皇帝還懶?

真是占著茅坑不拉屎。

【自朱棣開始,明朝的政治樞紐就是在內閣。

內閣的成員也就四五個,至多八個,和現在內閣水的時候能擴到二三十人不同。

而且內部說著名氣大,但始終都是受君權限製。

內閣的首輔算是眾人的靶子,明爭暗鬥肯定少不了,這裏簡單提一句,因為日後張居正要麵對的也是血腥的內閣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