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我們沒有天幕說得那麼不堪好嘛。

劉裕:可別,何無忌的死訊剛傳過來,就有人建議皇帝來投奔還在外麵打仗的我,叫我相信你們?

嗬嗬!

【劉裕回來人心確實得到安撫,但他的兵馬還沒回來啊,剩下的幾千兵還是有點不夠看,唯一人多的就是劉毅了。

劉裕覺得有點尷尬啊,兩個人的關係,大家都懂啊。

劉毅呢也不知道什麼心態,前麵可能覺得徐道覆他們翻不起什麼浪,等到接連戰敗的消息傳來,他立馬生出一種這是老天專門降給他的豪氣感。

全天下都等著他去拯救呢。

劉裕知道他肯定要犯這死出,趕緊寫了封信,裏麵都是商量的語氣,口氣很低調。

但沒辦法,劉毅這會兒偏偏‘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和劉裕鬥了這麼久都處於下風,好不容易找到機會,你劉裕還叫我謹慎莫要著急,是不是真覺得隻有你厲害呢?

好家夥,這種心態一出來,比前麵敗得更慘,細節咱們就不說了,結果是劉毅慘敗。

慘到什麼程度呢?

最後隻有數百人保護他回建康,兩萬人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錙銖戰艦更是直接送了人。

劉毅不折騰還好,一折騰還真所有人知道個事:他不如劉裕。

劉裕也是沒想到自己這邊都跟豬隊友一樣,一個爭氣的都沒有,還盡給他添亂,難道他出門一趟,這些人都失了智不成?】

劉毅麵色漲紅,想要反駁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何無忌和劉道規同樣低頭,隻覺得太羞恥。

劉裕現在也很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會如此。

現在看著腦子也沒病啊。

【到此為止晉朝可謂是一仗都沒剩,感覺晉朝的命運也真是坎坷,明明一副早夭相,被強行續命後就風雨飄搖。

好在劉裕這邊隊友不給力,徐道覆那邊同樣都有拖後腿的,往往都是如此,反正就是要互相製衡,把晉朝保下來,對它真是愛得深沉啊。】

晉朝:得虧我沒生命,不然真得被你氣死。

好家夥,一副早夭相?

我看是你一直在造謠還差不多,別的朝代那是能臣武將努力挽救傾頹大廈,理想主義照耀,到我這就變成早夭了。

其他人也察覺出天幕濃濃的惡意,這覺得,舒服啊。

百姓更是不用說了,從他們聽天幕說話以來,這是唯一一個戰亂不間斷的年代,而且還是有雄主出現時期。

哪怕現在的日子已經夠苦了,他們也無法想象在晉朝那是什麼造孽的報應。

【劉裕這邊也是下狠手了啊,對於逃回來的將領,他直接命令斬首,其中不乏當初起兵首領……的親眷。】

好家夥在,這個大喘氣喘的。

【劉裕出狠手也是無奈之舉,畢竟一敗再敗,若是不把人震懾住,直接棄城跑都不意外。

更加驚擾人心的是,建康城裏還有個說中的半仙,也能叫他烏鴉嘴。

前麵他說何無忌、劉裕都會兵敗,結果兩位也是配合,直接叫百姓對於他預言的第三條,劉裕也會兵敗深信不疑。

這個烏鴉嘴半仙還跑到劉裕麵前勸他趕緊帶著皇帝跑路,東山再起又不丟人。

但劉寄奴是什麼人啊?

基本生沒有人能叫他吃虧,還是以前手下敗將的人,他怎麼可能願意?

劉裕直接召開最高會議,大意就是不會退,大不了一死以報社稷。

還有人嫌棄不夠亂,一個勁的在那勸劉裕跑,留得青山在,還以死相勸,劉裕都要被人整麻了。

那人或許是忠臣啊,但咱們也不知道他怎麼就那麼悲觀,你好歹等城破了再死啊,好家夥,開完會直接服毒自盡,更是給裕壓垮的駱駝加根草。

得虧咱們寄奴抗壓能力強,不然真得被坑死。】

呃……

劉裕都顧不上天幕說什麼寄奴不寄奴,隻想知道:這都是些什麼人啊?

天幕有句話說得對,你要死好歹等城破啊,死那還不容易啊,完全不用擔心被人抓住脅迫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