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本來就人心惶惶,你還先死為敬,叫他現在恨不得就把日後會拖後腿的找出來剔除。

【劉道規那裏也是危險啊,本來就打了敗仗,他還顧不上休整就要分兵出去,寄希望於拖一拖敵軍,給建康分擔點壓力,沒想到譙蜀看到有利可圖也來摻一腳。

劉道規別說支援拖一拖,自己都有點泥菩薩過江。

而後秦那裏本來民心就沒收攏,接二連三的戰敗消息傳過來更是人心浮動,好在這裏還有個劉穆之守著,和他老板一樣,先把能穿黃袍的給宰了,下手夠利落。

劉裕也緊張啊,畢竟這一把輸了晉朝真就是在他手裏滅了。

但好在他還有盟友啊,對方的盧循就是那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人,要說相仿的話,可以想到袁紹。

本來應該高歌猛進的兵馬不知道在那等什麼,等到劉裕用重賞募兵,等到劉裕布防好守衛,盧循才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主動進攻。

我雖然站在寄奴這邊啊,但盧循你在等什麼啊?等打南燕的大軍回來跟你決一死戰嗎?】

盧循惱羞成怒,話裏話外都是他猶豫不決錯過最佳戰機,和指著鼻子罵沒什麼區別。

徐道覆:嗬嗬~

【接下來是長達兩個月的建康保衛戰,劉裕憑借著他的才華、毅力還有運氣,終於渡過了他最大的危機。

隻能說,當皇帝還是得要點運氣的人當,那種本身就是倒黴蛋的還是算了吧,別連帶著把國運都帶衰了。】

倒黴蛋皇帝:天幕你在說誰呢?

倒黴這種事情已經足夠叫人悲傷,還要迎來你的暴擊,你還有沒有心啊?

【大軍從建康城外撤走意味著主動權回到劉裕手裏,對於劉裕來說就是:徐道覆,盧循,你們的死期到了。

接下來便是荊州爭奪戰,劉裕先是平定徐、盧二人,後來又把成為荊州刺史的劉毅收拾了。】

劉毅:要不要那麼一筆帶過?

徐、盧:前麵把我們說得那麼來勢洶洶,輸起來的速度也很快啊。

林書:怪我咯?又不是我決定了你們的潰敗,誰叫你們敗得真的很快呢。

【可惜的是,劉裕他三弟也就是劉道規四十多就死了,還沒個兒子,搞得劉裕主動過繼個兒子,後來舍不得又厚著臉皮接回來,把其他兄弟的兒子過繼給他。

不過更加巧合的是,劉道規的這兩個養子可以說是他大哥二哥最優秀的兒子,隻能說寄奴啊,你眼光真不錯。

至於為什麼在平定劉毅這件事裏麵提到劉道規呢?

別瞎想,人家劉毅沒殺劉道規,主要是我覺得劉裕本來就有收拾劉毅的意思,死了弟弟後看到劉道規兩個能幹又謹慎的兄長,可能一下子嫉妒啦。

痛苦嘛,都是對比出來的,尤其是敵人的幸福更是刺激。】

劉裕木著臉: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麼?

雖然得知三弟的死很傷心,但你也不能這麼造謠我。

這要是身邊誰不幸去世,臣子還不得躲著他點啊。

劉道規得知自己的死訊還沒緩過來,就聽到他大哥的一番操作,更是聽到後麵,隻覺得尷尬,連連否認。

他大哥是重視親情,但也還沒到死了他這個弟弟,就見不得別人家兄弟感情好還活著。

這聽著太可怕了。

更加尷尬的是劉毅,他現在還在劉裕的大本營,這下子真是活也不是,死也不甘心。

【劉裕這一期間做的事情可不少,南燕被他滅了,孫恩一派餘孽也被他收拾了,譙蜀想來分杯羹他就把巴蜀收入版圖。

從他加入軍隊到現在,還真是一會兒都沒歇下,一直都在打仗的路上,不愧後來的武帝之名。

但若是以為劉裕隻是打仗厲害那就估計錯誤,他在國家治理上,或者說收拾門閥士族也沒手軟。】

士族:嗯???

譙蜀:不就是趁火打劫一下嘛,挨收拾都準備好了,你現在告訴我直接被劉裕打沒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