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呼叫蜂窩,我已到達指定空域,請求開展既定科目訓練!”
到達六千米高度,雙機改平進行巡航飛行,即將進入規劃空域,邵凱通過無線電申請單飛科目練習。
“蜂窩收到,我已捕捉你機,按計劃執行!”帕德柳娃已經在雷達管製的協助下成功捕捉編隊的飛行軌跡。
“明白!”
“墨魚,怎麼樣,有沒有把握?”即將進行雙機編隊協同練習,邵凱操控46號機瞬間與張王寧的48號機拉開間距。
兩架戰機高度差保持在50米範圍,雙機間距30米,看上去兩架戰機的位置就是一高一低,一前一後。
雙機編隊是空戰中多機編隊作戰最基本的作戰單元,一般還會有四機編隊,四機編隊其實也就是兩個雙機編隊組成的。
雙機編隊在進行訓練或者作戰的時候隊形一般來說固定的,不是想用什麼隊形就用什麼隊形。
在空中不管做什麼動作,兩架飛機的的位置都固定不變,這是飛行員需要熟悉的最基本的編隊技術基礎。
“放心吧!”張王寧穩住戰機,保持好兩機間距。
因為現在還沒有明確長僚機關係,不過在起飛前,邵凱率先跟塔台報備,對此張王寧並沒有多說什麼,相當於默認了現在邵凱的46號機為長機,而自己為僚機。
在雙機編隊中兩架飛機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它們會實行長機配僚機結構,以長機為主,僚機為輔。
在空戰中,隻有長機具有攻擊的權利,僚機隻能作為輔助或者掩護長機的後方,隻能離開長機單獨行動。
長機的主要任務就是集中精力攻擊,而僚機的職責就是配合長機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它的首要職責就是保護長機。
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僚機更適合攻擊,那麼也可以由長機進行掩護,僚機進行攻擊,主要視情況而定。
當然,這是在國內進行飛行訓練或作戰任務時所有飛行員默認的一個潛規則,要明確主輔關係。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超視距空戰的出現,雙機編隊的性質出現了很大的變化。
尤其是近兩個多月的帶飛訓練中,捷羅廖夫不斷的給他們灌輸超視距空戰的戰術理念,他們也漸漸轉變了戰術思想。
畢竟現在不是像以前那樣升空後通過不斷搜索空域來尋找敵方戰機的時代了。
現代戰機依靠機載雷達和地麵雷達的掃描,可以很容易確定敵方戰機位置。
掛載的空空導彈也能實現在很遠的地方向敵方發起攻擊,所以現代空戰近距離纏鬥的機會幾乎可以說很少了。
超視距作戰必定是未來戰爭的趨勢。
所以這個時候長機和僚機的主要作用就是帶隊和跟隊的區別了。
如果盲目飛行讓自己置於敵方位置,那麼有可能會造成導彈的誤傷,現代空戰的近距離纏鬥比傳統的空戰更加危險。
超音速飛機如果進行近距離纏鬥會有很大概率會發生撞機,如果現代空戰發生近距離纏鬥,僚機應該適時加入讓長機脫離纏鬥,然後自己也伺機脫離纏鬥,避免被己方導彈誤傷或者發生撞機事故。
而現在邵凱和張王寧進行編隊飛行,更多的是培養飛行員之間的默契感。
得到張王寧無線電回應,邵凱透過後視鏡看到右後方的48號機抖抖機翼,笑笑道“你不怕抖散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