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南宮,嘉德殿。
董太後聽說孫兒帶著大軍,在長安困頓,又聽說洛陽糧食運不過去,愁的不停地唉聲歎氣,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
皇帝看著董太後,欲語又止。
董太後看也不看他,隻是一個勁兒的流淚。嘴上一句話都不講,可是為了皇孫而埋怨皇帝的心思,卻是顯而易見的。
在數日前,洛陽周圍地區突然爆發一場疫病,許多人都出現發熱、咳嗽,主要集中在貧民生活區,由於醫治不及時,已經死去了很多人。現在正越來越多人被傳播。
為了防止出現疫情波及到更大的範圍,隻好派執金吾屬下緹騎二百人,持戟步卒五百人,於洛陽城附近發現疫情的村落要道,進行戒嚴封鎖,嚴禁任何人往來走動。
這些緹騎大多為富家子弟,均係招募編成,平日裏在京師,負責維持治安。現在驟然外出公幹,立即狐假虎威,吆五喝六,一時間洛陽通往外界的各主要幹道均被斷絕,洛陽糧價頓時飛漲,馬上城內的一些貯糧富戶,又借機肥了一把。
皇帝原打算強行敦促大將軍府,要其立即籌集糧草送去長安,但是朝野間一片反對聲音,隻得作罷;又想送急信到長安,允許皇子協在各郡縣就地取糧,但是卻被司徒袁隗、太尉鄧盛、司空張溫集體反對。
為了這個孩子的安全,皇帝一度想收回詔令,讓其直接回京,但是又恐因此而被皇子辯的支持者嘲笑,導致左右為難,一籌莫展。
現在,站在嘉德殿,看著母親埋怨的神情,皇帝的心裏,別提多後悔了。要不是當初想著要兵行險著,讓皇子協快速抓到兵權,也不會弄巧成拙,使其大軍孤懸於外,糧草卻不濟。
洛陽天空灰蒙蒙一片,就如同皇帝此時的心情。在接連陰沉了幾天之後,終於下起了一場薄雪。
天氣愈發冷了。
**********************************************
蔡邕趕到桓典府中,探視他的病情。
桓典自從那次宮內朝議時,被氣的暈倒,就連續幾天昏昏沉沉,神誌不清。後來清醒後,卻一直臥床不起。董太後以為這個人是最疼惜皇孫協兒的,所以第一時間就派了太醫令的醫官,前來診視。
可是,桓典的病態一直不見好。前些天看上去,氣色好容易有些好轉了,誰知又被一場疫情導致道路封鎖而再次急病了。
蔡邕近日以來和衛氏走動很勤,但女兒的婚事一直是個麻煩。由於之前皇室已經進行了納采、問名,按照宗正的要求,下麵就要卜吉,然後送入皇宮掖庭學習禮儀了。
大漢皇室婚娶,並不完全依照周禮。元始三年,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次年立皇後亦納采、卜吉。但曆任皇太子中,大多數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其他諸侯王婚娶時,也很多都不依六禮成婚。
蔡邕滿心不情願嫁女入宮闈,在他看來,隻要不是皇後,就算再尊貴的美人,也是個受罪的身份,所以能拖就盡量拖著。
桓典見到蔡邕來,在榻上欲起身,被蔡邕趕緊按住。
“公雅,且靜臥。”蔡邕道:“今道路阻塞,西伐軍行軍半道而斷輜重;而京都周圍疫情日甚,百姓苦弊。公雅正該保重有用之身,留待為朝廷謀啊。”
桓典道:“伯喈,天子遠嫡長而親庶幼,眾目睽睽。月前時,滿朝文武都讚同皇子協西伐,而我極力反對,當時不是我心疼皇子協,而是因為不想看到皇子協染指兵權。就我所見,那皇子協雖然年幼,卻心智異於普通稚齡幼子,胸腹中極有見識。因此需要遠離兵權朝政,以免得他心熱難止。不想這些文武臣屬早有定計,多日圖謀便是為了今日。看到他們為了打壓皇子協,竟然不惜以西伐大軍的安危來做文章,典心中戚戚,不敢讚同,也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