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實幹之人(2 / 2)

黃綱的背上,已經被抽了幾十鞭子,罩袍爛掉了。但他猶自不服,隻是喉嚨剛才已經喊啞,嘴巴也被破布塞住,靠近了也不能聽到他嘶喊什麼。

靠近他的是皇子從宮中帶出來的親衛,虎賁衛士,都一動不動。

起初劉協見到戰俘營的管理過於苛刻,戰俘生活條件極端惡劣,心中還僅僅是憤怒;後來見到累死、病死的不按規定掩埋,而是隨便拋棄在渭水邊,便已經大為震怒;再聽到這個黃綱竟然把給戰俘學習的書和給戰俘營管理人員的書,統統束之高閣,就怒火衝天,再也無法遏製了。

這些衛士按倒黃綱時,黃綱還有些不知所謂,心中莫名其妙。

由來得知皇子協竟然有撤掉自己的意思,頓時不服,大喊冤枉,幾有暴走之相。

聽著黃綱一聲聲“冤枉”,許多陪同官員都並不為意,因為他們見到黃綱治下的人群,大多已經被折磨的神情呆滯,膚肉幹癟。陪同官員都是讀過書的,無不認為這黃綱是員酷吏。

但後來黃綱開始陳述自己是如何的忠誠漢室,連續多月是如何傾盡全力壓榨這些戰俘,以便造出更多的貨品、供應洛陽朝廷等等,這些官員聞之,不自覺有些同情,麵露不忍之色。

劉協見他嘴上不停,上前來,冷冷道:“朝廷讓你管理,不是讓你來窮凶極惡地壓榨,再次逼反他們的!我最看不慣的,就是嘴上一副忠貞的樣子,卻在行動上做著禽獸不如的事情。”

然後轉身,指著遠處的人群,大叫道:“這些人當初要是生活安定、五穀豐登,誰願意出來造反?還不是被生活所迫?你不說好好照顧他們,引導他們正確生活,卻一味壓榨,嚴管苛束,你算哪門子忠誠?!”

關羽在一邊聽了,暗暗點頭。關羽出身低微,深知民間疾苦,大漢庶民,都靠種田過活,本來生活不易,靠天吃飯。但隻要還湊合的下去,都是在亭裏間安分守己的堅持。

可是這些年,天災不斷,幹旱、水澇、蝗蟲、瘟疫,時不時肆虐一地,官吏要是仁善,日子還可以接著湊合下去,但大多數官吏都是恨不得刮地三尺,變相地增加徭役和稅賦,這日子是根本活不下去了。

不過關羽畢竟是做了大漢官員的人,雖然僅是武職,卻也有了不亂說話的自覺。心裏雖也為這些亂民的結果感到淒然,但抿著嘴,一句話都不說,道不同,路不同,不相為謀。

皇子協這番話,是發自內心的,是小時候看了無數電影電視的認識。他覺得自己上學時的很多老師應該慚愧,因為他許多知識不是課堂上學來的,而是電影電視小說等作品中學來的。

長安營的一眾公府曹史,聽了卻心中大起波瀾。他們很多人和關羽一樣,堅持認為,治亂世應當重典嚴刑。現在聽了小皇子這番呼喊,才明白,皇子竟然是要對投降之後的人,實施寬鬆政策。

或許,寬有寬的好處吧。

許多屬吏盡管不以為然,但仍保持了表麵上的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