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設宴傾計(1 / 2)

長安,建設營中,屯田中郎將官署。

這裏正是皇子協住處的隔壁。對於扶風茂陵的聲稱要對抗禁酒令的地方豪強馬氏,在曹操看來,也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隻用指派一二酷吏,軍卒百餘,即可捉拿歸來。因為,皇子協領侍衛營千餘人,西去扶風茂陵,曹操隻當他閑極無聊,靜極思動,想四處走走的借口。

今日,曹操設宴款待皇甫將軍,由於長安貧瘠,沒有唱樂歌姬,當然禁酒令剛下,也沒有酒。倒是讓建設營在渭河裏撈了幾條魚,製作了幾道菜肴。有蒸魚、烤魚、魚羹和魚膾。

席間,曹操向皇甫將軍解釋了糧食儲備情況和大麵積禁酒的實際意義,同時也詳細彙報了關羽、張飛、董卓等大軍的情況。

皇甫嵩不是一個貪圖享受的人。過去在軍旅中,他體恤士卒,甚得眾情,每次部隊停頓、宿營,他都要等到營帳修妥,才回自己的軍帳,將士們全部吃完飯後,他才吃飯。他威望卓著,功高蓋世,不僅僅是因為平時折節下士,更因為他不重視虛名,能夠腳踏實地的與人相處,所以天下勇士應著如雲,豪門巨閥紛紛歸附。

如此一位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與曹操席間傾談,當然使人如沐春風。曹操過去曾經和皇甫嵩打過一次交道,但礙於自己身份低微,並未深交。如今,難得有機會,可以當麵請教一些軍政事宜,毫不掩飾自己的謙恭,俯身求教。

皇甫嵩從過去傳聞的一些信息來分析,知道這西伐大軍,所有的軍糧物資都是曹操在後方操持督辦,皇子協是擺在麵上的幌子,大概曹操才是那位運籌帷幄的幕後英雄。

對於如此有才華的年輕人,皇甫嵩是打心眼裏喜歡,便認真詳細地與曹操介紹軍政上的心得體會。曹操雖然也有從政的心得,但是畢竟眼界不夠高,為政總還有些小家子氣。皇甫嵩這次風塵仆仆地趕來長安,不僅帶來了天子調其總領西伐大軍的任命詔書,還帶來了洛陽近日朝堂的很多消息。這些消息,對曹操來講,非常的有用。

汝南袁氏被人舉報貪腐和侵占公田,受到了皇帝的斥責。袁隗略有愧意,但袁術則言語間頗為不滿,在京畿城內某酒肆中,大言非議朝政,不料卻被某侍禦史無意聽聞,遂匿名舉報到天子跟前。天子於是震怒,以黑山賊寇興起而罷免了袁隗的司徒。

司徒是三公之一,位高權重,可以開府辟士,援引眾多民間能人助陣,足以影響朝政方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民間威望甚重,就是因為近幾代袁氏,都以舉薦別人為工具,牢牢把持著官場晉升的優勢資源,使袁氏的關係網盤根錯節,牢不可破。

皇甫嵩注意到,為了使汝南袁氏難以對新的司徒府興風作浪,天子把司徒賣給了冀州涿郡崔氏一族中最富盛名的崔烈。這一手平衡世家的手段,天子不動聲色間就用的出神入化,而且外人很難看出蛛絲馬跡。

崔氏崛起於西漢末葉,先後有曾著《周易林》六十四篇的崔篆;有年十三就能通《詩》、《易》、《春秋》,博學有才,盡通古今訓詁及百家之言的崔毅;有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的崔駰;有以《文學》比肩蔡邕《樊渠》的崔瑗;有寫出《政論》、《四民月令》等著作聞名天下的崔寔;還有崔琦,也以文章博通著稱當時,著有《外戚箴》、《白鵠賦》及賦、頌、銘、誄、吊、論、九谘、七言,凡十五篇。

時人論起崔氏,俱歎曰:崔為文宗,世禪雕龍。

這是一個詩書傳家的大族,文人輩出,世有美才。

崔寔曾任五原太守、遼東太守等職,也曾參與撰述本朝史書《東觀漢記》。他一生甘守清貧,比較重視農業生產和關心底層百姓的生活,所著《四民月令》廣為流傳。可惜,他於十幾年前去世了。

這個崔烈是崔寔從兄,曾著詩、書、教、頌等凡四篇。相對於他從兄來說,崔烈更加注重實際,尊重現實。數月前崔烈通過皇帝乳母的牽線,一擲五百萬錢,獲得了皇帝重視,在袁氏受到質疑時,脫穎而出,順利獲得了司徒的位置。

曹操聽得這些秘聞,長歎道:“崔公乃冀州名士,也如此在意朝堂職位啊!”

皇甫嵩道:“在有些人看來,隻有獲得朝堂職位,才能進一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名重一時,乃是為下一步權傾一時做準備。在另一些人看來,權傾天下,不如名垂千古。各人追求的道不同。究竟孰優孰劣,猶未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