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兒驚呼一聲:“豬蹄你為什麼要投河?”她一著急,又開始叫人豬蹄了。
江家這棟三層青磚樓房前門臨街,後牆緊貼著一條名叫二道河的河溝,是以江月兒有此一問。
那小身子一僵:誰說他要投河了!他不跑,等著被人打死不成?不對,他才不叫豬蹄!
杜氏趕忙衝上去,一把抱住他的身子,急道:“你這孩子,怎麼不好生躺在床上?若是摔下去可怎生是好?”一拖拖不動,才發現這孩子兩手牢牢扳著窗棱,竟是閉緊嘴巴沉默地對抗著她。
“這——”杜氏求助地看向丈夫。
江棟不看那在窗邊死命掙紮的孩子,卻斜一眼女兒:“必是這小哥哥聽說月丫兒要打他,嚇得不願意在咱們家住了。”
江家上下共三層磚木混製的樓房,除了外牆用的青磚,小樓裏各個房間均用柏木板隔開,隻要在這個小樓裏不刻意避人說話,再沒有聽不見的。
江月兒還記得前一日自己發的願,這個小哥哥若是被她嚇跑了,豈不還要再招來姓顧的那個?想到這裏,她倒先被阿爹的話嚇住了。趕忙跑過去同杜氏一道,一左一右地扯住他,口中求懇道:“小哥哥別走,我,我不打你了。”
她自覺這話已是很委屈自個兒啦,但那人竟不領情,麵向窗戶,不但掙紮得更厲害了,還在掙紮中蹬了她一腳!
幸得杜月兒因著人小,是踢了繡鞋上的榻,叫他這一蹬,隻是坐在榻上摔了個屁墩。
倒是不疼,隻她長這麼大,還沒吃過這樣的虧哩!杜月兒扁扁嘴,不待哭出聲來,聽江棟幽幽歎道:“可憐這小哥哥若是被月丫兒氣走了,他人這樣小,再被壞人抓到怎麼辦?”
江棟看似在同女兒說話,何嚐不是在告誡這個膽識過人,大有主意的孩子?這孩子在本地無親無故,又小小一個沒有自保之力,現下留在江家,才是他最好的選擇。
果然,他話音一落,那孩子的手便鬆了。杜氏趕快抱他回榻,將他塞回被窩嚴實裹住,斥道:“你正病著,又吹一次冷風,仔細再叫瘟神娘娘抓去。”
九天十地的神靈這樣多,瘟神娘娘卻是江月兒最怕的神靈!
因為每次阿娘一說瘟神娘娘來說,江月兒便要喝苦苦的藥。聽見杜氏的話,她頓生同情,也顧不上生氣了,怕小哥哥還不願留下來,捉著兩隻小手麵向他,作個拜拜的動作,絞盡腦汁地許諾道:“你別走了。大不了,我不罵你了。我還把我的花糕給你吃,我的花也給你戴,我的小鼓給你,我的小蛙……”
她坐在床頭絮絮叨叨地說著話,也不管那孩子理不理她。
江棟站在門邊,暗暗點頭:看來,留下這孩子的做法是對的。做那幾場夢之前,女兒便是這樣,嘰嘰喳喳地,整天不知哪來這些話說。然而,在那之後,女兒就一日比一日地沉靜下來。
當然,女兒家動有動的好,靜也有靜的美。但這樣的靜,總是叫他擔憂的。
隻要這孩子能讓女兒不再琢磨那些事,便是他再辛苦些,也是甘願。
杜氏眼中也帶了笑意,家中多了一個孩子,便時時吵鬧得像在集市一樣,多了許多歡聲笑語。
她真喜歡這樣的熱鬧,為著這樣的熱鬧,便是多養一個孩子也值得!
杜氏輕快地繞過女兒,快步走下樓梯。
等再上來時,她手上多了一個碗。杜氏讓江棟扶那孩子起身,從碗裏舀了一滿勺稠粥吹涼,柔聲道:“快喝,阿嬸特意給你熬的紅棗江米粥,來,喝了它,身子就好了。”
江月兒咽咽口水,眼睛定在那碗騰著白汽的香粥上好一時,才忍痛一揮手:“我的粥也給你,你快喝了吧!”
便是江家男人在縣衙做書辦,日子過得很不差的人家,像這樣用上等江米熬的粥,江月兒也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喝得上一碗。她舍下這樣一碗好粥,已是用了很大的誠意要留他呢!
那男孩嘴角一抽,不期然對上杜氏那雙溫柔中不失慈愛的眼睛,心頭微微一顫,一個字不覺脫口而出:“娘……”
這一聲險沒將杜氏的眼淚招下來,她擦著眼睛,迭聲應道:“唉,好孩子,好孩子!從今往後,阿嬸就是你的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