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老夫人也是膩味得慌:“就算殷世子平叛大敗,一個弱歲、殘腿、病弱的少年,也並不足以損了大周威嚴,皇帝一來成全了殷世子仁、義、忠、孝之心,能落一個好名聲,二來又利用殷世子,試探了山東的軍情,再派更有經驗的武將前往平叛,也會更有把握。”
這就是帝王心術,看似荒唐的背後,總隱藏令人膽寒的算計。
皇上派羽林衛保護殷世子,明顯還是看重與這個侄兒的情份,但是所謂的親情血脈,總挾裹了各種各樣的算計,反而更加可怕。
虞宗慎略一頷首:“殷世子,也是盡算了君心,想要借著平亂之功,獲得皇上的信任,重掌幽州30萬大軍。”
帝王心術固然深沉,卻也不如殷懷璽此子將計就計,順水推舟,來得深不可測。
所以,這一切是殷懷璽算計好的。
從葉寒淵敲登聞鼓開始,朝堂上的局麵,就都在殷懷璽的掌控之中。
虞老夫人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曆史上,少年得大誌之人不在少數,如他這般野心昭彰,妄圖以一介殘軀,封王掌兵之人,唯獨一個殷懷璽,”她轉頭瞧了周令懷,周令懷與殷懷璽是少年友人:“你覺得,殷懷璽此去平叛,有幾成勝算?”
眼下因幽王一案,各地“民憤”四起,李其廣更是順理成章,打了“為命請民”的幌子發動叛亂。
滿朝文武誰不請楚,一旦朝廷平叛大敗,李其廣聲威大噪,穩坐山東,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反周勢力加入李其廣,各地“民憤”也會愈演愈烈,屆時天下勢必將亂。
正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滿朝文武無一人敢自請領兵平叛。
沒有必勝的把握,也不過是賠上一家老小的人頭。
“十成!”周令懷擱下茶杯,漫不經心地開口。
不光虞老夫人,就連虞宗慎也是麵色一驚,問:“山東情勢複雜,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如今李其廣聯合氏族形成一股勢,足見他在氏族,在當地的威望。”
周令懷淡聲道:“至多三個月,殷懷璽必大勝歸朝。”
虞老夫人和虞宗慎齊齊失語。
不僅有十成把握,而且隻需要三個月,就能平定山東叛亂,到底是他們小瞧了殷懷璽,還是周令懷高抬了殷懷璽?
這話看似沒有緣由,但是細思則極恐。
周令懷點到為止:“殷世子的目的很明確。第一,順理成章的為幽王平反冤情;第二,獲取皇上信任,執掌幽州兵權,而這兩樣又都和山東平叛脫不開幹係。”
此言一出,虞老夫人和虞宗慎也不禁麵露驚容。
一個活了大半輩子,是人老成精,一個是內閣次輔,執掌大權,兩人沒一個是簡單的,哪兒聽不懂這話?
周令懷分明就是隱晦地提醒。
從葉寒淵敲了登聞鼓開始,朝堂大局已經盡在殷懷璽的算計之下,甚至是山東的大局,也盡在殷懷璽的掌控之中。
如此看來,殷懷璽又何止是一個可怕了得?
到底是見過世麵的,虞老夫人很快就鎮定下來,又問:“殷懷璽能重掌幽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