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懿郡主已然是騎虎難下背。
賀知縣連忙道:“韶懿郡主要是不理會張氏告狀一事,那就相當於不管白府的死活,白府自然就知道,投靠武穆定北王不能保命,就要回頭來求韓氏一族,也就不敢幫著武穆定北王對付韓氏一族,而其他有異心的豪紳,見此情形,自然也就老實了。”
謝府捐錢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不過兩日已經在遼東一帶陸續傳開,各地豪紳們也是人心浮動。
“若是管了這事,難免就要被扣上一頂幹涉朝綱,禍國亂政的大帽,韶懿郡主意圖拿捏豪紳,對付士族的算計,已然不攻自破,您這一招釜底抽薪,實在太高明了。”
韓六公子得意地笑:“若不是韶懿郡主是稟了大義,過來襄助武穆王,在北境推廣番薯種植,緩解北境,乃至大周朝的災情,關係了朝廷頒發的國策,幹係甚大,區區一個郡主,在京裏頭尚有幾分體麵,到了北境的地界,她就是一條金鳳凰,也要保管她有來無回。”
賀知縣身體一抖,連忙垂下了腦袋,不敢開口了。
周厲王一案,北境血流成河的慘狀,至今還曆曆在目。
皇上沒有追究到底,是皇上還要利用北境士紳,繼續牽製藩王,是士族在朝中勢力龐大,牽一而發動全身,也是士族在北境根深蒂固,貿然動了,北境難免動亂。
彼時,長興侯押解進京,時至秋冬季,北狄虎視眈眈,可北境卻由驃騎將軍輔戰,急需盡快安定北境局勢。
韶懿郡主雖然是外臣之女,可她封了宗室爵位,身份很高貴,深受皇恩浩蕩,也得太後娘娘看重,更是虞氏一族京裏這一支的嫡長女,她代表的是朝廷,身後站著保皇黨的利益,虞氏族的支持,倘若她在北境出了什麼事,就直接捅了馬蜂窩,挑釁的是天家威嚴,宗室體麵。
萬一有個差池韶懿郡主,那就是公然挑釁皇權,朝廷不會善罷幹休,而北境士紳也將成為眾矢之的。
動了她,無異於自尋死路。
……
此時,虞園護衛軍已經橫刀在前,擋在馬車四周,將馬車圍得嚴嚴實實,有幾個護衛,將一個蓬頭汙麵,衣衫襤褸的張氏圍住,腰間的佩刀已經出鞘,雪亮的刀鋒,對準了張氏頭、喉、心三處,保管張氏要是有什麼異常舉止,瞬間能一擊斃命。
而四周,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對這一幕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張氏渾然不怕,跪在地上哭聲淒厲:“民婦有冤情,求韶懿郡主為民婦做主,您可是活菩薩啊,民婦給您磕頭了……”
孫婆子沉著臉上前:“你有冤情,不去衙門審冤,半道攔截郡主是什麼道理?”
“郡主又不是縣太爺,難不成還指望郡主為你審冤不成?”
“國有國法,朝有朝綱,後宮的娘娘們,尚且不能幹政,郡主乃為女子,豈非亂了朝綱法度?”
“郡主以外臣之女,恩封了郡主之尊,是蒙天家恩典,受皇恩浩蕩,自然是要遵紀守法,又豈能勢仗身份,亂了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