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1 / 1)

殷懷璽繼續道:“韓六公子的任務是,張氏告狀事成之後,就立馬聯絡安插在襄平城內的眼線,安排他在第一時間離開襄平,後續事宜那些眼線自會處理,卻沒想到,賀知縣在得知,你去州府衙門擊鼓鳴冤後,臨陣反水,將韓六公子軟禁在一處莊子上,以免韓氏族棄卒保車,淪為士族的棄子。”

葉梟慈是賀知縣的上官,驚動了州府衙門,等同扼住了賀知縣的命脈,賀知縣不得不另做打算。

虞幼窈頓時明白了:“韓氏族能幫他脫罪,他固然安然無事,襄平可是在州府衙門和武穆王的眼皮子底下,事後韓氏族也不敢拿他怎麼樣,陷害郡主這種事,一旦走漏了風聲,韓氏族也難逃幹係,就算韓氏族靠不住,他還能反咬韓氏族一口。”

果然是真小人,贏有贏路,輸有輸著。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古人誠不欺我。

殷懷璽頷首:“韓六公子身為韓氏嫡係,能夠驅使賀知縣,可賀知縣為官十數載,薑還是老得辣,韓六公子怎麼可能是他的對手?想來在陷害郡主這一事上,他在暗地裏動了不少手腳。”

“終日打雁,終被雁啄,”虞幼窈一臉無語,趕情賀知縣之所以有恃無恐,壓根不是因為韓氏族,而是因為他自己留了一手:“韓氏族這次,可算是陰溝裏翻船。”

難怪她之前,就覺得奇怪。

襄平城內輿論四起,韓氏族遠在西安消息滯後,但賀知縣身在局中,肯定對這一切心知肚明,為什麼卻沒有一點動作?

就一點也不擔心,韓氏族這條船翻了,會波及到他?

結果呢!

人家賀知縣分明就是謹慎過頭,壓根不擔心韓氏族落入陷阱,坐穩了釣魚台,隻等著風往哪邊吹,人就往哪邊倒。

這操作真是老牛了。

虞幼窈感慨道:“果然,混官場的,就沒一個是簡單的。”

她心裏有些複雜,不知不覺她和殷懷璽,已經說了許多話,才真正認識到,劉大根這一案的背後,到底暗藏了多少暗潮洶湧。

內宮、朝堂、黨爭、士族,便連一個七品小知縣,也有自己的一番算計。

殷懷璽笑了:“應對小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幹涉、不阻止、不參與,任其發展,任其自生自滅,隻要牢牢地把控風向大勢,小人自然會倒向你這一邊,為你所用,當然了如果你並沒有把控風向的把握,也不要給小人發展的機會,斬草除根即可。”

小人之所以稱之為小人,是因為小人有一個明顯的弱點,那就是心胸小,說白了就是格局小。

格局小的人,最終難成大事。

因此真小人都某是一個領域裏,最底層的那一批人,這批人不好得罪,但是卻很好駕馭,隻要你足夠強。

與相之相比,真小人高端進階的賈仁義,才叫人冷不勝防。

賈仁義之所以是賈仁義,是因為他有格局,牢牢地占據了仁義道德的立場,與之相對的,就都變成了不仁不義。

這樣的人,往往能立於不敗之地,攀登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