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2章(1 / 1)

魏紫嚇了一跳,連忙倒了一杯熱茶遞過去。

虞老夫人去了後,老夫人也有些不得勁了,世子爺下放去了泉州德化,原是奔著建功立業去得,結果泉州鬧倭患,封了城,外頭的消息,送不進去,裏頭的消息,也傳不出來,老夫人整日裏,吃睡不安。

實在叫人擔心得很。

宋老夫人擺擺手,連茶也喝不進去了,捂著胸口“哎喲”地申吟:“哎喲,我這心裏頭實在是難受啊!”

魏紫連忙幫老夫人著胸口。

宋老夫人渾身沒勁,幹脆癱在榻上:“我從前就瞧出來了,窈窈是個有造化的,打小就惦記著,這一晃眼睛,就惦記到了大。”

宋虞兩家是世交,窈窈在家中的處境,她也知道一些。

可饒是如此,這孩子既沒被祖母溺得嬌縱成性,也沒有被父親、繼母打壓得,卑怯了性情,仍是大大方方地。

瞧著一團孩子氣,卻是難得心眼明亮的人。

世家看重禮數、規矩、才情,但他們老人家看人,恰恰最不看重的,反而是擺在麵上,一眼就能瞅到的。

這些隻能彰顯家教、涵養,往往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真正的品性,老人家是透過,姐兒們的一言一行,看到這背後,所彰顯的品性與風骨。

規矩、禮數和才情,不是不重要,卻都是最後才考量的,大戶人家在規矩上差不了,便是差了些,也是不打緊,找個老嬤嬤調教些也不晚。

說到這裏,宋老夫人更難受了:“原也以為,這是我剃頭擔子,一頭熱,所以頭幾年,我時常借故與虞府禮尚往來,兩家往來密切了,明昭平時呆在府裏,便也時常聽到,有關窈窈的事兒,潛移默化之下,難免也會關注一二。”

魏紫倒是知道。

虞府回禮的香藥、藥茶等物,老夫人總要命人,送一大半給世子爺。

世子爺平常吃用的,也漸漸換成了,虞大小姐做的香藥、藥茶,用得多了,體會出了好處,漸漸就用慣了。

老夫人就是用這種方法,潤物細無聲,一點一點讓虞大小姐的點點滴滴,充斥了世子爺的日常生活,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存在。

宋老夫人憋了許多年的話,就跟倒豆子似的抖露了出來:“窈窈多好的孩子啊,跟她娘一個樣,是個敞亮的人,模樣長得好,性格也不似一般的大家閨秀刻板無趣,一眼瞅去,鮮活又純淨,不偏又不倚,叫人心生歡喜,真要叫明昭看進了眼裏去,哪有不喜歡得。”

魏紫心道:老夫人果真是了解世子爺,可不叫世子瞧進了心裏去了,為了韶懿長郡主,這刀上海火也能闖了去。

“這都觀望好的事,咱還能一變再變呢?!”宋老夫人越想,心裏就越難受,惱得直拍大腿:“虞老夫人兩腿一蹬,就這樣去了,窈窈的婚事,也沒個交代,我就知道,這樁婚事還有波折,果真不出所料,朝廷就又封了窈窈郡主。”

魏紫心裏也歎息不止,心裏覺得可惜,果然是世事無常啊。

老夫人絮絮叨叨,說得口幹了,端起桌上的茶,一飲而盡:“我當時心裏就想著,等小窈兒為老夫人守孝一年,大不了我舍了這張臉皮,拿了虞老貨在世時,與我的書信往來,親自走一趟虞府,尋了虞大爺,親自為明昭求了這一樁婚事,成全明昭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