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太極拳與大黑馬(1 / 2)

王宅偏廳之中,王操之與夫人正在用餐。

早餐依然簡單,清淡白粥,外配一個醃蛋,還有幾個小菜。

侍女墨菊進來的時候,六爺正夾了一箸醃菜放到夫人碗裏。

看到侍女進來,賀氏放下竹筷,問:“子恒起未。”

“稟夫人,小郎君卯時初刻便起了,直嚷天氣濕熱,接著又在小院裏打拳,叫什麼太極拳,慢吞吞的,可好玩了。”

賀氏點點頭,又問:“怎麼不來吃飯麼,一大早起來,空著肚子可不好。”

“可不,墨菊也這麼勸小郎君,可是小郎君隻是笑笑,這會兒又說要出去鍛煉鍛煉,從後院出去,說是繞著晉溪跑跑。”

“這孩兒,身子都沒好利索,墨菊,你先下去,待子恒回來,你便讓他來見我。”

墨菊微微一福,應了聲是,便自下去了。

賀氏自顧自搖搖頭,“就該怪那媳婦,不告而別,子恒年紀輕輕,一時半會哪裏受得了。”

王宣之的反常行為,很自然被賀氏歸為受了刺激,不停埋怨這個現在都不知在何方的新媳婦。

古人語:越中山水奇麗剡為最,剡中山水奇麗,金庭洞天為最。書聖在會稽為內史時,便已開始經營此地,蓋屋圈地,王宅修在金庭山腳,背靠一掛瀑布,遠遠望去,宛如人間仙境一般。

晉溪悠悠,自山左而來,緩緩流往東麵,碧波蕩漾,兩岸魚桑花果,盡皆是王氏基業。

王宣之不緊不慢的沿著晉溪晨跑,沒跑出兩裏地,這一世的身體便有些虛乏了,便停了下來,散著步沿著主路往回走去。

今日王宣之特意尋了一雙軟麻鞋,腳感自然比不了後世的鞋子,但是卻比高齒屐要舒適不少,用來晨跑正合適。

道旁兩邊種著夏麥,綠油油的的麥穗伴著清風搖擺,幾個王家佃戶已然在地裏忙活,王宣之心道,今年夏麥長勢喜人,再過月餘便可收割,王氏擁有金庭山下數百頃的肥田,夏收一過,怕是糧倉都要給堆滿吧。

王宣之正這般想著,道旁岔道中,一頭老黃牛拉著一車青麥走了過來,一個老頭子嘴裏吆喝著,一手牽著牛首,一手拿著長鞭,不斷約束著那頭老黃牛。

這人王宣之認得,因為滿頭白發,被人稱作老蒼頭,姓周,是王家的蔭戶。老蒼頭有兩個兒子,大約三十來歲,都在王宅之中當差,自己則管著王家的馬房。

老蒼頭此時少說五十多歲,古人易老,麵相上看,老蒼頭就跟七十來歲一般。

“籲!籲!小郎君,起的可真早,這是要回宅吧。”老蒼頭一臉傻笑,硬生生拉住老黃牛,停在路邊,讓王宣之先行。

“是老蒼頭啊,為何割了這一車子的青麥,這些麥子不是尚未熟透麼。”王宣之不解,指著一車綠油油的的青麥。

老蒼頭趕緊道:“這些都是給馬吃的,六爺的馬挑食兒,現下裏天氣炎熱,一般草料豆子都不嚼了,偏生愛吃這田地裏的鮮麥穗兒,六爺便叮囑老奴,每日卯時去地裏割些帶露水的麥子去給那祖宗吃。”老蒼頭話裏透著無奈,顯然也對這般糟蹋糧食感到十分惋惜。

王宣之心中一動,倒是想起那匹挑食的馬兒,記憶中,年少的王宣之最喜去騎那匹黑色大馬,每每拉著父親帶著自己騎著馬兒四處撒歡。

“老蒼頭,走,好久沒去過馬房,今日跟你去瞅瞅,也不知那‘烏龍’是否還記得我。”王宣之想到那匹大黑馬,頓時來了興致。

東晉時南方戰馬奇缺,馬匹大多被朝廷軍方征用,民間甚少養馬,除了高門大族,一般平民百姓幾乎沒有養馬的。

王宣之記憶中曾聽父親王操之講過,這匹‘烏龍’來自西域苦寒之地,是天下少有的神駿。以前年幼,自然不知道這馬的珍貴,現在卻是不同,王宣之前世也是愛馬之人,曾經也是一家馬術俱樂部的鑽石會員,隻是因為工作的緣故,一直沒有養一匹屬於自己的純血馬。

憑借模糊的少時記憶,王宣之幾乎肯定這是一匹神駒,隻是不知道是什麼品種,一般來說蒙古馬,伊犁馬,甚至是哈薩克馬都是有可能的。

馬房並未建在王氏家宅之中,而是修在離住宅數裏遠的一處寬闊平地上,平地上綠草如茵,各色無名野花點綴其間,不遠處晉溪緩緩流淌,一派和諧美景,極其適合縱馬馳騁。

老蒼頭打開馬房木門,自去一邊卸下給‘烏龍’準備的鮮麥穗。

王宣之左右打量,馬房占地約有五畝地,其中馬兒倒是不多,也就二十來匹,大多為普通矮腳馬,沒什麼好看,王宣之捏著鼻子匆匆走過。

後麵一間馬房單獨隔離出來,大約有兩百平方的樣子,右邊牆角鋪著厚厚的幹草,一匹大黑馬似個無賴一般,懶洋洋地躺在幹草垛上,閉著眼睛,不知是否睡著,倒是一把大黑尾巴不耐煩的間或揮動卻是把他出賣了。

王宣之心道,這大黑馬該不是病了吧,一般馬兒是不會臥倒的,睡覺都是站著睡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