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一過,雖沒落雨,卻也一場秋風一場涼了。秋意沿著泛黃了的枝葉,透過高瓢的雲朵,一點一點的滲入世間。
林希宗剛出了家門,就被打著卷的寒風吹了個激靈,他下意識的攥緊了身上的夾襖。這身緞麵夾襖是娘子小倩親手做的,穿在身上暖在心尖兒。如今的大員早非荒蠻之地,他在年初時候就把原在海澄的妻子和剛滿周歲的女兒接了過來。置了小院,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
此時的林希宗早無兩年前的窘迫,在樂蚨祥裏他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商號大掌櫃的李樂水當了安撫使之後,來商號的日子就一天少過一天。程大先生則隻管收放租、賬務和進出項。商號裏的產業,除了沈家鐵鋪,造銃廠,船塢外,其餘都是林希宗一手操辦。樂蚨祥的八窯的玻璃坊,四窯的水泥坊,還有兩座坩堝練鋼爐全攥在他手上管理。去年黃合興商號分家時,林希宗已經記了兩厘身股,年中敘勞時又加了一厘。在樂蚨祥裏,單憑這身股也僅次於李樂水和程子嘉而已。
樂蚨祥總號和林希宗的新家就在一條街上,前後不過二百步。這總號就是原先的玻璃坊,沿著麻豆河而建。比起早前的規模,總號擴充了不止一倍。周圍還是一丈多高的青磚院牆圍著,遠遠望去,隻能看到那高聳的風車塔,和幾道扶搖而上的白煙。
樂蚨祥依舊是前店後坊的格局,臨街的門麵並不大。林希宗進店麵,隻見櫃台後倆個小夥計正拿著攤子在打掃陳列。林希宗左右望了望,一貫早早就坐櫃台的程子嘉卻不在櫃上。林希宗覺得奇怪,便問兩個夥計:
“程大先生去哪裏?”
這一發問,兩個小夥計才發現進了店的林希宗,其中一個慌忙答道:“程大先生在西小院呢,一大早沈家鐵鋪就讓人送來倆鐵鍋。程先生收了貨,就呆在西小院。先生還特別囑咐了小的,見了林掌櫃,就讓林掌櫃去西小院相會呢——”
他的話音尚未落,林希宗的後腳已經穿過了櫃台。沈家鋪子已經把鐵鍋打造好了,這樣的進度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他急於去看個究竟,三步並作兩步就來到後坊。樂蚨祥的後坊別有洞天,從西往東大致劃分為四個院落,西前院則是庫房和料房,原料和成品都在這裏存放。西後院是窯坊,前後有八座玻璃窯,這八座窯目前專供燒製玻璃。西邊院緊落靠著河邊,前後院之間還建了研磨和搗料用的風車水車。東前院則是標準三進三出規格別院,這是掌櫃和夥計們的住處。李樂水搬去安撫使衙門前也曾在這裏居住,如今他的房間換給了程大先生。而西小院,則是新建的院子,在西前院之後,一直都空閑。
林希宗急衝衝的奔向西小院,剛跨進月門,繞過影牆。就看到院子中已經圍了一群人來。程大先生也在人群中,見林希宗過來,遠遠的衝著他打招呼。
林希宗給程先生回了禮,此刻原本圍成一圈的人群知趣的閃出一條道來。林希宗這才看到,院子中央擺著兩口大鍋。
真是好一口大鍋。
林希宗走到近前,蹲下身來,仔細打量這兩口鍋。雖是在紙上見過尺寸,但這兩口鍋實物之大還是出乎他的意料。這鐵鍋徑直得有五六尺,三個人伸長胳膊才能合圍過來。放在地上,鍋沿離地麵也有半尺多高。林希宗伸出手到鍋裏,摸了摸鍋內壁,又伸到鍋下,摸了摸外沿。心裏暗自讚道:“沈家鐵鋪真是好手藝,這麼大的一口鍋也難得打得這麼均勻平滑。”
兩口鍋鍋口朝上的放著,烏黑鋥亮的像是兩口不見底的深穴。這兩口鍋要是用來煮飯,怕是上千人也能夠喂飽。但樂蚨祥造這麼兩口大鍋顯然不是為了煮飯用的。
林希宗站起身來,搓了搓手問:“這鐵鍋打造的比咱們原先預料的還要快一些,程大先生,派人去請大掌櫃的沒有。”
程子嘉搖了搖頭,:“還沒有,我這正等你來拿主意呢。”
“依我看,還是先去請大掌櫃吧”,林希宗瞅了瞅周圍,指派了一個夥計:“仲明,你去衙門一趟,請大掌櫃過來,就說新打的兩口鍋已經送來了。等著大掌櫃主持開工呢。”
夥計應了一聲,一溜煙的跑出門去。
這個小夥計是林希宗帶回來的族人。去年泉州海外大震,德化也深受其災,林家祖傳的瓷窯垮了五六座,已經燒好的白瓷更是毀壞了不計其數。為此,林家賠了一大筆錢,傷了根基。林家村本來就是以燒瓷為生,這麼一來林家不少人斷了生計。林希宗去年歸鄉,雖然在門前跪了幾日也未見到自己的父親林家族長林子信,但卻有不少族人願意跟隨他到大員闖蕩。由於他的族人全都擅長燒窯,因此他們中的大多數被安置在樂蚨祥的玻璃坊,水泥坊和坩堝鋼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