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劉起之死(2 / 2)

華夏十六年二月十九日,四州聯盟開始了對劉起的進攻,如果說前麵那一年零七個月的戰鬥是華夏史上最滑稽的全民運動的話,那麼這次就是華夏史上最惡心的戰爭了。他們為了自己的安危要殺掉一個曾經拯救華夏民族,並且一直擁兵自重,對別人無半分侵略的大功臣。

這場戰鬥是毫無懸念的,劉起在損失了兩萬兵馬後就選者了投降。看著自己的同胞被同族人砍下腦袋,讓劉起想起了那一次攻城戰以及豐陽大戰。投降讓他沒有感到絲毫的羞恥。

華夏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就在劉起投降的同一天,華夏史上真正的民族大義爆發了。人民不滿四州總督們對劉起的所作所為,紛紛起兵抗議,起義軍們迅速占領了一些縣郡。

四州聯盟選者了在這樣一個日子,殺掉了大鮮朝最後一位偉大的將軍劉起。劉起的家眷被兩千親兵保護起來,逃進了大山裏。麵對民眾的壓力,四州聯盟不得不放棄了對劉起家眷的追殺,趕回去撲自己家的後院火。這一天,被永久載入史冊。

所有的總督們都開始為自己的行為後悔了,民眾的力量讓他們感覺到麵對金族的恐懼。一時間華夏地圖被萬分萬裂,各股勢力綜錯複雜,四州總督們擁有正規軍約十三萬人。起義軍們,小的數百,大的幾萬。有山的地方就有山大王,有河的地方就有行軍營,有樹的地方,就有篝火。

這個時候,沒有人站在戰爭的背後思考問題,民眾們的起義一開始也許是為了劉起,但在劉起死後大多數就都是為了吃飯。總督們為了保住自己越來越小的地盤,開始固守。

有遠見一點的起義軍首領便開始在自己的地盤實行免稅分田,耕種自給。於是更多的難民們,小股的起義軍們暮名投奔而去。有的縣城一天就收編了近兩萬難民,為了安置這些難民的吃喝,隻有不停的攻打另外的勢力來充實自己的糧食。這其中最為出彩的首領,便是原西山郡郡守那明了。

那明任西山郡守的時候為了轄區民眾的生活,曾頂撞上級,被下令入獄待斬,農民起義後,將他救了出來,西山郡人民都推舉他為首領。於是那明自封西山將軍,領兵三萬一舉拿下了南平郡,各地的起義軍見那明神勇,已經占地兩郡,紛紛來投。那明組織農民耕種,隻挑選青壯力參軍訓練。並且始終隻保持部隊在三萬餘。成為了華夏大地上難得的一片充滿生機的地方。

就這樣,原來的四州不得不合並成兩州,並且兵力合編,一起占住了三西跟滿州兩州,其餘地盤已經皆是起義軍的根據地了。一百七十年的大鮮朝在各人的私利下已經徹底沒有任何希望複興了。

“劉起,原鮮朝豐陽郡城防軍左指揮使。康平二十一年四月出生,華夏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死,終年四十三歲。

顯德十四年三月參加保衛帝都的增援戰,二十萬大軍覆沒,劉起逃生。

華夏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日再次舉起抗金大旗,短短數天內聚集七十萬民眾。

華夏十五年六月七日,劉起率領的農民軍與金騎兵在豐陽大戰,此戰勝,劉起七十萬大軍損失六十七萬。金六萬騎兵全數覆沒。

華夏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劉起率領六十萬農民軍與十萬正規軍反攻金族占領的帝都,此戰持續五日,勝!金五萬兵士覆沒,劉起損失三十萬。

華夏十五年九月初一,光複會議中,劉起被連續提升為豐陽郡郡守,三西總督。連升四級,帝國僅此一例。

華夏十六年二月十九日,四州聯盟發起對劉起的進攻圍剿,劉起損失兩萬人馬後投降。

華夏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劉起被四州聯盟斬首。人民紛紛起義抵抗。

劉起此人,為大鮮帝國最後一次領導大規模戰役的將軍。主要功績為組織農民軍、收複大鮮帝都。主要過失為過度發展自身兵力,督促轄區民眾屯糧,導致全國糧荒,從而引發兩年內亂。

綜合評價:劉起此人為大鮮朝曆史上最後一位值得尊敬的將軍!”《曆書——鮮末將軍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