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那明稱帝(2 / 2)

華夏十九年八月十二日,陳國再一次丟失七縣,國土被占近半。此時的陳國在天下人眼裏都已經回天無力,唯一的辦法隻有撤回所有兵力依靠東部芒山守住十六縣苟延殘喘了。戰事越來越像我們所想的地步靠近,華夏十九年八月十六日,陳帝那明撤回所有兵力退守芒山。

華夏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夏氏兄弟與兩州聯盟在陳國腹地會師,緊接著四天後,神威將軍的兩萬步兵正式踏上陳國土地,並占得陳南部三縣。這是第一次有江南集團攻進江北並立足。

這一切的發生不得不讓人懷疑那明當年的神威,當年的西山將軍依靠三萬兵馬在那樣的戰亂中還能占得四郡長達三年之久,經曆數百次騷擾與偷襲都未丟失一寸土地。而一年兩個月的時間,陳國就要滅亡了嗎?張先生這幾天每天都皺著眉頭一遍又一遍的問著傳訊兵陳國的戰事。

我與叔父眼看陳國將亡,接下來麵臨的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局勢,隻有不停的訓兵,擴張。在陳國退守芒山的時候,我們已經由當初的葉縣三千兵馬擴大到十二縣兩萬餘兵馬。每當我練兵回來,張先生總要拉著我把當日陳國的戰事詳述一遍,加以分析。而我所想的隻是訓練自己,迎接終將到來的血戰。無論陳國的滅亡與否,總會有一位霸主與我們決戰!

華夏十九年九月十一日,神威將軍與兩州聯盟、夏氏兄弟彙合。組成伐**,發起對芒山的攻擊。而芒山天險,使伐**無法布陣,臨時組建的聯盟軍由於缺乏核心領導力開始四散進攻。第一日的進攻以損失一萬兵馬告終,聯盟軍退下山紮營休整。對於芒山這樣的天險,夏氏兄弟長期的山地做戰經驗得到了應用,由夏氏兄弟製定的定點突破戰術被認同。

第二日兩州聯盟打頭陣,三萬兵馬開始對芒山左角發起突破。戰鬥持續兩個時辰,芒山左部失守,陳國的左部軍隊開始撤退。伐**迅速進入芒山後部,山地戰一觸即發。華夏十九年九月十七日,兩州聯盟與夏氏兄弟開始對芒山中部陳國的四萬兵馬發起攻擊。陳國守衛芒山右部的三萬兵馬開始包抄到伐**左方一場包圍戰在芒山深處打響。

兩州聯盟與夏氏兄弟的兵馬共計十四萬,在攻打陳國的時候損失三萬餘,進攻芒山又損失兩萬餘。這場包圍戰中實際兵馬九萬。陳國的七萬兵馬對伐**的九萬兵馬實施包圍,也隻有在芒山這樣的大縱深地區才能實施。兩州聯盟的軍士們沒有山地作戰的經驗,不到三個時辰便死傷數萬。

夏氏兄弟雖然山區作戰經驗豐富,但是麵對陳國的精銳部隊,也是傷亡慘重。戰鬥持續了一日,伐**見取勝無望隻得下令由左邊退出芒山。正當伐**逐漸退到芒山左側突破口時,突然發現山上打起了神威大旗。神威將軍的兵馬將芒山左側堵住了!

兵法雲“兵不厭詐!”綜觀古今沒有一次軍事上的陰謀是以全國半數土地,與全國三分之二的民眾生命來下注的。陳國與神威將軍的這次陰謀讓夏氏兄弟與兩州聯盟的作戰兵力大部分損失與芒山。周稚的老謀深算,與心狠手辣讓所有的華夏民眾都膽戰心驚。事後,數股勢力都紛紛對陳國表示了歸順。神威將軍方遼被封神威大將軍領兵五萬討伐江南。

華夏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陳國完全占領了原兩州聯盟地界。並正式舉行建國大典。那明自號陳武帝,改國號武運!

這件事的發生對張先生打擊很大,張先生原本與周稚是同窗。萬萬沒有想到周稚竟然心黑到如此地步,十多萬民眾與近二十萬兵士的代價,換來的兩州聯盟地界似乎太過血腥。叔父也被這樣的陰謀驚破了膽,哪怕當年麵對金族丟下幾十萬的屍體也沒有如今這樣的局麵來的慘烈。民族終於走上了自相殘殺的地步了麼?

華夏二十年正月初一日,叔父一病不起。而我們的擴張最終定格在十七縣四萬兵馬。每日與張先生研究戰事的時候,總能感覺到張先生夕日敏銳的語言與判斷力都有所下降。但願張先生能振作起來,但願叔父的病能好起來,戰爭還在繼續。

(劉棟,三西總督劉起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