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1 / 3)

皇帝念她往日伴君之功,從輕發落。

受害者的求情向來是最抵用的,加上淑妃近來得寵,常被召去禦前陪膳,帶著小皇子,一家子樂樂和和。

是以過上兩日,旨意到了棠明宮,貴妃被降為貴儀,禁足一月,抄經思過。

除卻後宮的事外,再有一宗頂頂重要的,便是福船漏水的案子了。

查來查去,查出工部幾個匠吏失職,福船濕損沒有檢修到位,木楔打不牢實,縫也沒能撚好,才致使水漫船底,驚了聖駕。

總體來說,俱是疏忽之過,可皇帝不信,要求再查。

這樣態度,擺明是咬定背後陰謀,有人欲對聖駕不利。

於是受聖意,錦衣衛與大理寺聯合起來,再度徹查福船走水之事。

到處都忙,司禮監也不例外。

宮裏呆這麼久,楊斯年也不是沒經手過精細活計,但到要嫁妹妹了,才發現自己一個大男人有多難辦。

婚儀繁瑣,任上又丟不開手,他正覺分身乏術,好在這麼個當口,祝家人伸了援手。

祝家感念他當年曾替醉酒的老爺子解過圍,加之底下兩個姑娘又交好,於是操持起來盡心盡力,還備了添妝。

楊斯年深知宦海之濁亂,利益之錯綜,故這麼些年來,從來不與哪方走得過近。

當年祝老侍郎因醉酒而禦前失態,他之所以出麵斡旋,一是為了替皇帝挽回麵子,二也是做個順水人情。事後倒沒怎麼放在心上,沒想到有朝一日,能派上這樣用場。

這日提前得了空,楊斯年出宮回到府裏。

過一橋廊,見有人單腿跪在椅靠上,正拿糠渣喂魚。

走近些,見那人頭戴一支鵲頭簪,兩隻眼睛格外的大,是祝家那位姑娘。

眼睛大的姑娘楊斯年也見過,近來常到他府裏的泉書公主也是。不過泉書公主瞳色淺,明顯番邦模樣,這位則是杏核眼,兩頭尖中間圓,腮頰團白,嬌嬌俏俏。

發覺他過去了,她慌得把手裏魚食全撒進池子,兢兢地同他行禮:“廠公。”

楊斯年也回了個禮:“又勞姑娘過府操忙,辛苦姑娘。”

他玉帶紅靴,日隙轉過,眼眉俊邁,看得祝雪盼耳輪微燙:“廠公多禮了,其實沒什麼忙的,明天去謝府鋪房,隻等大禮就好了。”

得聖上指婚,合婚擇吉等一應繁瑣禮事都不用忙,比尋常人家確實省便不少。

楊斯年頷首,見她望著身後下人托著的東西,便主動解釋道:“明日鋪房要的帳子,托尚衣局趕製的。”

祝雪盼愈加多看兩眼,細聲驚訝:“常聽說尚衣局姑姑們手藝精巧,這帳子肯定很特別。”

楊斯年記下她的豔羨,來日這位祝姑娘大喜,他會借胞妹的手送上一頂,也算是小還一份人情。

須臾,司瀅來了。

“哥哥下值了?”

楊斯年看她裝扮:“打算出去?”

“幹娘今日到,我去迎一迎。”

楊斯年點點頭,叮囑道:“碼頭迎一迎就好了,或者把人請到家裏來,婚前三天不能見麵,這個你該知道。”

“曉得啦。”司瀅拽著祝雪盼走了。

未婚夫妻前三天碰麵,拋開吉不吉那一套,說起來也不好聽。

出府到了馬車上,祝雪盼逗司瀅:“後天就要嫁了,昨晚沒睡著吧?”

“睡著了,還睡挺好的。”司瀅故意說反話,又問她:“你呢?前兩天不也相看去了?怎麼樣?”

“還行吧。”祝雪盼拿手指在車廂板子上寫字,慢慢說:“是長公主的夫家侄兒,人還算老實……我爹娘挺滿意的,祖父也覺得可以。”

司瀅問她:“那你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