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1 / 1)

吾、平北方叛亂、封爵、封後將軍。太多慶功宴上,伴隨軍爵和榮耀, 一次次回蕩在未央前殿, 攜領著所有年輕將領的夢。

但好景不長, 到元徽年間,伴隨著入主尚書台的猜想、拒婚、謀逆等多樁雲波詭譎宮廷秘事,這個名字徹底銷聲匿跡。有傳言說他早已死在獄裏,破席裹身,歸殮亂葬崗。甚至皇後就是受到他的牽連,才避居昭台宮,直到先帝病篤、未央無主才回宮主持大局。

是以他人還活著,乍現於此,出乎人意料,細Ψ

“明日,從朱雀門走,朕親自帶兵。”

一言落地,如驚雷驟然掠天,所有人均麵現驚駭色,僵在了原地。

朱雀門,並不是長安的城門,而是未央宮的宮門。

*

第133章 永昌(十四)

黎明是從城牆頂端的天際泛白開始的。

日出之前, 雲流的速度非常快,像亂風卷著殘絮, 玉台山巔與天交界的一點, 血紅日光迸出來,赤金交錯的光投上了獵獵飛舞玄旗、一夜落霜的鐵甲。

秋至,天地初逢肅殺, 可眺見遠方大片荒野。今歲關中大旱,田疇荒蕪,人徑凋敝, 自成堅壁清野之勢。

這意味著, 北軍很難從城外就食。

也意味著, 任何軍隊想要從外部攻克長安,都會是一場至少半年以上的持久戰。

而常備在北軍營地的糧草撐不過半月,想要從渭水沿岸其他郡縣或是敖倉調糧則繞不過朝中符令,但現在長安諸門和官署所在的未央宮掌控在齊元襄手裏,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死結。

兩萬人,糧草、兵械、家屬都在城中。

在他們麵前的,是扼函穀、臨渭水, 兵矢足備、牆厚城重的天下第一城,帝都長安。

站在城頭俯瞰戰局的將領, 從天玄地濁四野寂合, 看到初升的璀璨日光穿透層層密雲。

他忽感到疑惑,蹙起眉頭。

——按照常理,這支軍隊兵甲糧草都不足,應當軍心已亂, 戰意盡失。卻奇跡般的在丟失了北辰門後, 依舊保持著頑強作戰。

攀雲梯一度架上城牆, 士不畏死,如蟻附蜂擁。北軍士兵訓練有素,作風凶悍,未經訓練的宣明軍根本不是對手。賴以地利居高臨下,才勉力抵抗。戰況慘烈,血順著城牆淋漓向下流,留下道道烏紫深黑,城牆底下堆積斷肢殘骸。

一整夜,北軍伐木於雲台山,有意為之,坎坎之聲響徹整個長安。

城內軍心為之驚懼,竟傳出城外有能人工匠會製九丈高“木怪”,能噬人。殺了幾十個妖言惑眾者,謠言堪止。

公孫行雖曾跟隨太傅征戰,但獨自領兵尚頭一遭,攏兵之術不至高明至此。

他令人命人擊鼓傳信,招了幾個敵方將領出來,高聲揚氣,與之對罵。

“汝何不引頸就死?”

“狗賊,你竊居偽朝,效從逆賊,我等觀你如塚中之骨,當是你索頸待戮。”

……

“你軍失糧草,氣數已盡,你若再不降,將為牆上懸顱。”

“傖子休言!你殺我全家,我恨不得生啖你肉,寢你皮。”

……

“你等已是強弩之末,我足兵足食,降者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