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事發時(1 / 2)

十三道監察禦史,共設一百一十餘人,竟有三十多人在同一天內上書彈劾江城子,此外還有六科給事中。前些天早朝時候,百官在奉天殿議論的對象正是江城子,他們沒誰見過江城子,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從哪裏蹦出來的小官小吏。然而經過此事之後,京師所有官員都記住了江城子,他們有些還格外佩服江城子,雖然江城子可能是死路一條,但是死前能轟動一時,大抵也不枉此生。

江城子麵如死灰,他坐在花廳圈椅上,手捧一盞溫熱的香茶。趙主簿彎著腰站在他麵前,從袖中取出一紙書,說道:“縣尊大人,這是戶科給事中彈劾內容的抄本,其他言官也大同小異,下官給大人念念。”

他直起腰來念道:“臣戶科給事中王竑啟奏,今日聞江寧知縣江城子乃是弱冠之童,其人不僅年幼無德,更無真憑實學,也無為官經驗,在任期間屢犯大錯,屢不悔改,堅持一意孤行,導致治下流民暴增,災禍橫行,民不務農,商不坐賈,天災人禍紛至遝來,其人言行不檢,笑談不羈,曾夜宿勾欄之地,有違官德官風,試問,皂隸之小輩,何以為百姓之父母,一縣之長官乎?懇請陛下嚴查嚴辦,救江寧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還江寧縣一片藍天白雲。”

曆任皇上判斷一個地方官有沒能力,隻會從三個方向出發,第一,治下百姓是否安居樂業,第二,治下籍戶的增長速度,也就是流民的安置情況,第三,治下大小事件的發生率,以及當地官員處理事件的效率和效果。

朝廷最怕民生問題,最怕百姓逃離落籍之地成為流民,便是最怕百姓造反。若能讓一方百姓生活無憂,讓他們沒有其他想法,這才是一個有能力的地方官,並非如期上繳稅賦,更何況江寧縣的稅賦還處於拖欠狀態。曆任皇上並不鼓勵地方官推陳出新,隻是希望地方官能保持一成不變,任何一個州縣隻有在絕對穩妥安定的基礎上,才能逐步改善縣內的大環境,才能真正創新。

正所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其實每一位沒有犯錯的地方官,任滿之後都有升遷的機會。

曹吉祥已經看過從京師來的旨意,他知道這是經過皇上批準之後,從內閣發派下來的旨意,他沒有額外幹預的權力,隻能按照旨意照辦,內容是:即刻革職收監,等候新任知縣查辦,如若屬實,押至南京刑部受審,期間縣務暫由縣丞代理。

江城子擱下茶盞,站起身來摘了官帽,脫了官服。趙主簿見他準備自己走去牢房,不由眼睛一紅低下了頭。婢女百合看著他將要走出花廳的背影,禁不住捂嘴啜泣,忽然拔腿跑過去拽住了江城子的衣袖,哭泣道:“少爺,你不要去。”

江城子看著她哭花的小臉,破顏笑道:“我感覺現在輕鬆了很多,終於明白什麼叫無官一身輕了,我本來就不是當官的料,不久後也會有人來給我收拾爛攤子,你不要再哭了,收拾好東西回江家去吧!”

江城子輕輕甩開她的手,大步走向牢房。

“少爺…”婢女百合往前跑了幾步,她已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

一幫獄卒跟在江城子的身後,他們人人低頭沉默,個個心中百感交集,吐不盡難受滋味。他們喜歡江城子真誠實在的性格,喜歡他從不耍弄官威的作風。即使江城子在任,他們不能像以前那樣訛詐庶民,但是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也會有些感情的,如今真到此時此刻,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過來,更何況還不知江城子能否逃過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