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1 / 3)

慕哥兒便是石頭裏蹦出來的頑童,揪著崔沅綰才戴上的篦子玩。一會兒摸摸她的裙擺,一會兒拍拍她的手臂,跟潑猴一般,把王氏氣得不輕。

“慕哥兒,學堂先生教的都忘了麼?”王氏的話在這鬧哄哄的前堂自然不頂用。

養娘時刻護著,生怕慕哥兒摔倒受傷。女使端來一盤小玩具,有慕哥兒最愛的磨喝樂和撥浪鼓。

“慕哥兒當真是跟二娘子走得近,二娘子早先不在府裏時,慕哥兒每每放學回來,都吵著鬧著要你抱,可是叫夫人一陣好哄。”養娘笑得和藹,樂聲歎道。

王氏吃癟,“這孩子也真是奇怪。二姐還未出嫁時,與京中幾家貴女走得近,平時也沒多跟慕哥兒相處,慕哥兒見她卻走不動腳,對他這阿姊愛得很。”

崔沅綰哄著慕哥兒,聽見王氏譏諷話,也懟回去:“娘,慕哥兒是年齡小,又不是傻。小孩精得很,誰對他好,他也能看出來。不管是婚前婚後,我前前後後為著慕哥兒的事跑了多少次,欠了多少人情,我對慕哥兒的愛,不比娘的少。”

王氏氣笑,伸出手來指著崔沅綰,猩紅的指甲如她的話一般咄咄逼人。

“從小到大,喂奶換尿布做衣裳,哪件事勞煩過你?不過是上學的事叫你多操操心,他以後考試娶妻,不還都是我與你爹爹忙前顧後麼?瞧瞧你這小心眼的樣子,就這一件事,從前年說到今年,絮絮叨叨,心裏狹隘得很!”

崔沅綰一陣無語,“我是他的二姊,又不是他的仆從。慕哥兒生來時,我還沒及笄呢。我還是個孩子,如何照顧另一個孩子?再說,娘是叫我光為上學事奔波麼?跟慕哥兒這般大的小孩,不是在家玩石子就是在外放紙鳶,隻有他早早去了學堂讀書。半點大孩子,萬事不懂,氣走了好幾個先生。”

“慕哥兒剛讀上書,我就匆匆嫁人。我在夫家,整日忙的不是服侍姑舅,反而是拿出一張大紙來,一筆筆記著慕哥兒之後的路。何時入國子監,何時入太學,何時赴試,何時做官,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哪家有年齡相仿,家世相配的小女,我都記上。我的日子尚過不明白,卻早替慕哥兒活了一次。爹爹為謁禁所礙,沒法去找同僚開後門。我自個兒在夫家,靠著官人廣交人脈,這才有了娘今日的輕鬆狀!”

崔沅綰愈說愈委屈,眼裏泛著淚花,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我確實與慕哥兒相處不多,因為娘整日守著他,我根本見不到他!我這個二姊為他做的事,一點兒不必娘少!”

一番番訴真情的話聽得王氏臉紅。崔沅綰說的有理,可這些事在她生育孩兒麵前算什麼?一家人本就該互幫互助,當初她娘便這麼教,如今她自然也能這麼教自個兒女娃。

“尖牙利嘴,說不過你。”王氏倏地拿起托盤裏的撥浪鼓,搖了兩下,想吸引慕哥兒過來,不曾想慕哥兒還是賴在崔沅綰身上,不肯挪動半步。

王氏生氣,把撥浪鼓往案桌上隨意一摔,這般動靜叫養娘女使害怕,卻仍阻擾不了慕哥兒奔赴崔沅綰懷裏。

王氏不舍得說慕哥兒半句不好,自然把氣撒到了崔沅綰身上。

“自打你去了晏家,人是晏家新婦,這心約莫也栓在晏家祖廟上去了。除了有一半我崔家的姓,你還有哪裏是我崔家的?”

崔沅綰輕笑,“娘不也是?娘比我更甚,娘時刻說崔家,可外婆婆家半句不提。”

王氏:“我是守著為人新婦的本分,嫁過去便是別家的人。你提我娘家作甚,磕磣家醃臢人,無需記得。”

崔沅綰回道:“那我也是盡著新婦本分。哪有新婦婚後三天兩頭往娘家跑的,還是為了自家小弟跑前跑後。若是傳出去,外人都說我顧念娘家,說我誤了夫家。等爹爹這事過去,我就要跟著官人搬到京郊別院住去。來回離得遠,就不怎麼回娘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