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1 / 3)

,一忘就忘到了現在,鍋的漏口在上方,雖然不能做飯了,但拿來蒸魚鰾卻是綽綽有餘。

魚鰾逐漸在鍋裏蒸得軟爛,葉瑜掀開鍋蓋之後,頓時迎麵撲來一片熱氣,等熱氣飄過去,他才看到魚鰾變成了白中透著黃的模樣,外表不怎麼樣的同時,傳出來的氣味也不怎麼樣,甚至還有些腥,叫他聞著便微微皺眉。

不過就算氣味再難聞,也不能半途而廢,而且接下來要做的事可是很重要的,葉瑜強忍著腥味把軟爛的魚鰾倒在鋪了一張草紙的桌子上,隨後手拿木棍開始捶打,在砸膠的過程裏,必須確保魚鰾一定是熱的,因此葉瑜砸著砸著就得將其倒回鍋裏再蒸一下。

經過反複不停的捶打,魚鰾便徹底變成了粘稠的膠狀物,葉瑜放下木棍,拿手捏了一下,這時候其實已經很粘手了,但還沒徹底成型,他鬆開手把邊上的濾布拿過來將膠狀物完全包裹住,緊接著用力擠壓,過濾出來的就是能用的魚鰾膠,隻需要用刷子刷在需要固定的東西上,連接處就十分牢固了。

要是一次用不完,隻需要放在院子裏凍一下就凝固了,凝固之後的膠可以保存很久,隻是下一次使用的時候有些麻煩,還得按照上邊的步驟再處理一次。

這些魚鰾膠是用來粘連防毒麵罩上的皮子和打磨圓滑且清透的水晶片的,還有為了過濾有毒氣體,在口鼻處縫著的類似口罩的雙層棉布,棉布裏夾著碾碎的炭沫兒,最裏麵那層的棉布還用燒酒浸泡過,離老遠都能聞到一股嗆鼻的酒味。

麵罩選的皮子是兔子皮,兩塊合在一起就夠用了,用剪子剪裁出臉型,再經過縫合,雙眼處掏出兩個圓形的洞。

葉瑜比劃了一下,製作眼鏡的話,可以用竹子,切開竹筒,要用的是竹節麵,挖去中間那塊,隻需要留下和水晶片貼合的圓框,再用魚鰾膠將兩者固定在一起,兩個圓框之間穿過有彈性的動物筋用作連接。

而連體的防護服是由一整塊的鹿皮縫製的,葉母帶著村裏婦人連著縫了七八天才做好四套,這四套基本都長得一樣,顏色是頗為土氣的黃色,中間不分開,是連體的,一瞧就知道很重。

穿上之後也的確很重,葉瑜身體被壓得一沉,緊接著再戴上防毒麵罩和竹框眼鏡,頓時連臉都看不清了,說話也甕聲甕氣。

“倒是能看清路。”葉瑜在屋子裏走了兩圈,水晶片磨成的鏡片自然是不如玻璃,但好歹能看清一米外的路,但再遠就不行了,迷迷糊糊的,像是在看萬花筒似的,估計不能常戴,會導致視力下降。

“四套夠嗎?不夠的話,我們再縫製兩套。”葉母問他道。

葉瑜扒掉麵罩,喘了兩口氣說:“夠了,就隻是去瞧瞧,帶那麼多人也沒用,就爹、我、阿緒和葉忠叔就足夠了。”

葉母歎口氣幫他脫掉皮衣,“你們爺倆都要去,鬧得我提心吊膽的。”

“您放心,一來一回不過隻用三四天罷了。”葉瑜安慰道。

“三四天時間也不短,萬一在路上遇上什麼事豈不是還要耽擱?”葉母揉揉他的頭。

她眼神裏滿是擔憂,都說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這話不假,就算寶哥兒已經長大了,她都免不了時時操心。

不過說完這話,葉母也沒準備讓葉瑜回答,畢竟他也不好回答,誰能知道路上會遇到什麼呢,而且這問題還很不吉利,因此她很快就轉移話題問道:“你們準備什麼時候走?”

“等過兩天收拾完東西。”葉瑜答道。

話說回來,他們要帶的東西可不少呢,尤其是火山爆發後那邊的河水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以防萬一得帶好幾個水囊的水,而且這一路上恐怕就沒法做飯,頂多燒一鍋熱水配幹餅子,以前至少能帶調料,在路上抓到兔子鬆雞什麼的還能做鍋湯吃口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