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之恩當然不能不報。陳才女身子有恙,雖然目前看起來隻是輕微的傷寒,但是這天氣要是不好好調理,發展下去結果會如何真是很難說。加上之前宮門一遇,陸英覺得陳才女是缺藥的,那麽留下一半的藥材,也算是報恩了吧。隻是一頓飯用過了,陸英還沒來得及提,陳才女倒是先開了口。
陳才女開口,當然是為了求藥。當陳才女以宮門偶遇為鋪墊時,陸英就知道她是看上自己身上的藥材了。不過沒想到的是,陳才女說了半天,到最後,竟以一句:“若你每日熬藥後的藥渣不做其他用處,是不是可以給我。”
宮裏娘娘們的藥,多半隻是熬一次就把藥渣丟了的。如今傷寒之藥緊俏,也有宮人討了藥渣回去再熬的。功效當然不比頭一罐,但是比起那些普通的分量不足的藥材來說,效果可能還要好些。陸英沒想過一個娘娘,居然……再看看屋裏那被自己睡過的薄薄的床褥,陸英竟生出了些心酸的感覺。
之後當然如陸英一開始打算的那樣,留了一半的藥材給陳才女。這其間幾經推脫,有趣的是,看陳才女拒絕的模樣,也不像是做做樣子,反倒是真不想承這個人情的模樣。而後陸英詳細地說了藥渣功效實在太差,又講了些重度傷寒會取人性命這樣嚇唬人的話,陳才女才收下了那半包袱的藥材。就是如此,也從屋裏取了不少金銀,硬塞給了陸英。
在陸英的記憶裏,那時候的陳才女,對在宮中的糟糕境遇都能淡然處之,對名利之事看起來也並沒有太大的渴望。而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有恩必報,絕不拖欠人情,可是若人是真心對她好,她也會用真心回饋。
都說人是會變的,可是怎麽會變成如今的境地呢……也許從某個時刻點開始,大家的路,就都走錯了吧。
宮中本就寂寞,能找到言語投契的人也不容易。因著藥材的事情,陸英和陳才女也算有了些交集,時常走動了起來。雖說吧,一個是主子,一個隻是個小畫師,但是因為這主子的位分實在低,又一直未曾承寵,這吃穿用度和畫師也差不了多少,兩人之間倒真沒什麽地位上的隔閡。陳才女對生人的戒備與冷漠,很快轉化成了對陸英的友好,甚至是十分好。這樣的轉變花了多少的時間,陸英已經記不大清楚,也許僅是從那年冬天到隔年的夏季。那時候,曾經那麽好,那麽好……
陸英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裏,手中的筆卻沒個停。畫著畫著,偶爾心思回到現實時,看一眼已在手中雛形盡顯的人,不免自嘲,或者還真如陳修容說的那樣,自己是閉上眼睛,也可以畫她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