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的是他眼前的‘趙白魚’並沒有原著裏描寫的那般不堪。
‘趙白魚’看向謝氏,目光柔和,既無怨恨亦無偏執:“你看到沒?他們覺得我一生悲苦,其實除了無人愛我,總歸生活無憂,不愁吃喝。”笑了笑,“可人活著的時候想不通這些,著眼於當下的苦難並將其無限放大,偏執於無緣的東西,死活不肯放手……現在我倒是明白我這偏執原是與他們一脈相承。人死萬事空,我本來該無聲無息地消散,是他們的執念將我拉回來,叫我親眼看一看,此世並非無人愛我。”
“我已心滿意足。”
“你是趙白魚卻不是我,但祝你無災無痛,萬事順遂,稱心如意。”
“我亦願你無災無難,得上天眷顧,三星高照,萬事如意常吉祥。”
名字、麵孔、命數相同卻是不同的兩個人一左一右,拱手對拜,互相祝福,相視而笑,便於此時,‘咚——’地聲響,黃鍾之音響徹京都府上空,伴隨著節奏明快的木魚聲、誦經聲,以及雨聲、蛙鳴,庭院丫鬟的竊竊私語和屋外小廝的喁喁私語相互交織,逐漸拉遠,一方銷聲匿跡,而另一方愈加清晰,畫麵從扭曲模糊到真切鮮明——
趙白魚猛地睜開眼,屋內昏暗而雨聲、蛙鳴和喁喁私語都消失,唯獨鍾聲隱隱約約,又過了一會兒,聽到‘宰相夫人來訪’的消息,接著便是小廝進屋確定他從剛才的夢境裏醒來,回到了此世此間。
披上鶴氅,趙白魚穿行於遊廊間,十指相扣藏於寬大的袖子裏,低眉垂眼地思索著夢境裏看到的‘趙家人’以及‘趙白魚’。
毫無疑問那是原著故事線,HE結局定格在主角冊封大典當日,戲幕一落,提線木偶似的配角便都活了過來,燒殺屠戮,腥風血雨,為主角編織出一個充滿血腥的BE番外。
原來他以為的趙家人知道換子真相後依舊疼寵趙鈺錚是別有目的,原來原著裏的‘趙白魚’不是可悲至極,不是任人踐踏,也不是死不足惜,亦有人為他拾骨,有人在他死後為他供數十年的長命燈,有人為他負愧多年而糟踐自己的人生,有人願供出十世福分換他來生圓滿。
原來‘趙白魚’親緣淺薄,並非天命難違。
***
前堂。
謝氏聽到腳步聲便迅速轉身,看見趙白魚就下意識上前,走了幾步突然停在原地,扯起笑臉:“五郎,”打量著趙白魚,無災無痛,沒有任何會夭折在二十六歲的跡象,心口裏緊繃的繩子霎時斷裂,忍不住長舒一口氣,輕聲細語道:“我方才路過王府,便想著見見你。眼下見著了,倒也沒其他事,便不多打擾你,我……我這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