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月下獨酌,心海潮湧(2 / 2)

這個簡單的午後茶時,雖沒有聲勢浩大的活動,但它在李凡和他的同學們心中,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明白,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背景和教育,有著各自的目標和理想,但這一刻,他們都是朋友,都是橫渠書院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

當陽光逐漸從窗戶中移走,李凡感到一絲淡淡的寂寞。他知道,他仍然需要麵對很多問題和選擇,包括如何適應這個新的時代,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但至少現在,他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孤獨的旅人。因為他知道,無論未來會如何,他都不再是一個人。

橫渠書院的夜,總是那麼清淨而深邃。月光穿過窗欞,灑在李凡的書桌上。桌上鋪著幾本經書和一頁頁泛黃的草稿紙,毛筆浸在一杯碧綠的瓷杯中。

李凡坐在窗前,他手中的碗裏盛著淡淡的黃酒。他對著窗外的月亮,輕輕一笑,喃喃自語:“如今我和月亮成了朋友,可月亮可知道,這一杯酒,究竟是為了什麼。”

夢回大唐多日,李凡逐漸適應了這裏的生活節奏。但他知道,這個所謂的適應並非內心的平靜,更多的是一種表麵的融入。他依然有著許多疑問和困惑,關於這個時代,關於這個世界,更關於他自己。

為什麼他會穿越到這裏?他在這裏的目的是什麼?他應該怎麼去麵對這一切?

“或許,我應該放下所有的顧慮和擔憂,去享受現在的每一刻。”李凡心裏這樣想。

但他又知道,這樣的想法隻是一種逃避。因為無論他如何嚐試去適應和融入,他都不能忘記自己的過去,不能忘記自己曾經是誰。

他突然想起了狄仁傑曾經說過的話:“有時候,最難的不是去認識別人,而是去認識自己。”

李凡深深地覺得,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因為在這個陌生的時代,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去適應外界的環境和人們,而是如何去理解和接納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和需求。

最終,李凡決定,他要在這裏找到一個答案,一個關於他自己,關於這個世界,關於生命和存在的答案。

他對著窗外的月亮,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端起手中的酒碗,一飲而盡。

“月亮,你是否能夠明了我的心意?即使不能,我也要在這裏,找到我自己。”

然後他站起身來,走到書桌前,重新拿起那支浸在瓷杯中的毛筆。

因為他知道,無論未來會如何,他都要首先做的,就是去了解和接納自己,去勇敢地麵對和解決所有的問題和困惑。

就在這個深夜的時刻,他開始寫下了一首詩,一篇關於他自己,關於這個世界,關於生命和存在的詩。

月落星沉何處去,長夜難眠獨自思。

橫渠書院人如夢,一紙生平寫字知。

我來何為多疑問,此心難靜如波癡。

狄仁年少先知者,趙一陸鳳俱風騎。

筆下千言言何物,答案恍如浮雲移。

若非內觀知己處,怎得磨礪去矣之。

時光穿越皆偶然,或是命運所安排。

縱使未知歸何處,此心隨行到白頭。

李凡將毛筆輕輕放下,端詳著自己剛剛寫成的這首詩。他覺得,這首詩或許能夠暫時解答他內心的一些疑惑和困擾,或許能給他帶來一絲安慰和力量。

他知道,人生的旅程還很長,無數的問題和挑戰還在前方等待著他。但至少現在,在這個寧靜的夜晚,在這個深邃的月光下,他找到了一種暫時的安寧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