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張存仁害我變不仁(1 / 2)

大明崇禎元年至今,華夏大地發生了很多事,不知道將來會如何評說。我總感覺如果有人願意記錄、總結,必是後世治國良方。以史為鑒,願我炎黃子孫平安喜樂。

和丁維嶽見麵後,心中莫名不安。我後悔沒留幾個眼線放他身邊了,什麼原因不好講。能脫口而出的隻有兩個:一、香君棲霞山遇襲,極有可能與他有關。二、內心認為他和吳三桂、鄭成功等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如果因此失去一個反清盟友,我不會原諒自己。所幸閻爾梅在那當軍師,以後聯絡起來還是相當方便的。

路上我想了很多,沒有過多關注沿途風景。蘇昆生突然找到我,說:“侯公子,雖然我隻知道彈琴唱曲,但那吳三桂還是喜歡我作的詞曲。我想去他那,興許能幫到你。”

王堯:“那邊我們早有安排,局勢依然凶險。你此時去,不是最佳時機。”

蘇昆生:“我可以為士兵和災民填詞唱曲。藝人,有藝人報國的方式。”

他說的很在理,各行各業都應該精誠團結,共複大明。在每個層麵都有自己人,才能做到“耳聰目明”。

我當即派兩名青衣客護送蘇昆生,在另一個層麵守住吳三桂這條線。

回到歸德,沒有先去見家人。張存仁包下了一家客棧,戒備森嚴。

他這人沒有廢話,上來就問我去找丁維嶽幹什麼?

我也不慣著他,問他是不是早就是滿清的奸細?

看上去他的情緒壞到極點,我已經想好應對之策。

張存仁:“當年我與祖大壽在袁督師手下討生活,他們的結局都不好。你的意思是不是我必須隨他們入黃泉,才配得起‘衷心’二字?

我:“我理解不了,你的人生太割裂。”

張存仁:“原來我隻知道‘忠君愛國’,現在不一樣了。我要忠於的是百姓、是我自己的內心。坐天下的很多是騙子,大都是先利用百姓最終屠戮百姓,沒有仁義和道德可言。”

我:“你知道有多少人因你而死?”

張存仁:“從皇太極到順治,死的都是那些不識時務、無視曆史洪流的人。”

我:“你可曾後悔?”

張存仁:“習慣了,你將來也會習慣的。”

我看聊不下去了,隻有喝茶緩解尷尬。

他首先問我願不願意隨他蕩平賊寇,讓天下海晏河清。

我答:“這輩子是不可能的了 ......”

他估計也是看天快被聊死 ,換話題了。

我們做了很多假設,也是相互試探。

崇禎年間的剿匪是悲壯的,榮辱得失都談到具體的人。

他這人善於總結,居然通過一係列的交談,以我的名義寫了個《五剿五撫議》。

那就是:通剿穴、絕徑路、因糧食、鼓敵仇、散黨援。

看似很籠統,隻要經曆過這些事的人,應該會有所領悟。

他要我留在家中等消息,等他幹掉義軍再來和我聊天。

正好,與家人又過了幾天安生日子。

有天王堯急匆匆的找到我,半天不講話。